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新版旅游大类目录和简介破解了职业教育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文旅产业的难题,促进了现代旅游体系、旅游新业态与职业教育逻辑的深切适配,体现了中高本一体设计和层次贯通、数字化升级改造等特色。目录和简介要通过组织系统学习、创新数字应用场景、完善实训实习环境、深化“三教”改革、促进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等方式切实做到落地实施,以对接产业升级,推动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过程及其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传受者、传播媒介、受传者三个要素入手,阐述了文化选择、吸纳及自身行为构建的校园文化传播过程,揭示了校园文化传播双向互动规律、双动力调控规律及文化选择规律.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与学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主体性教育,对高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创建良好的学风,是主体性教育的重要途径,两相辅相成,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实施主体性教育,创建优良学风的对策是: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狠抓教风,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转变管理观念;严格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4.
略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 ,也是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因此 ,主体性德育的确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德育观念变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道德素质的培养及道德教育方法等方面分析了主体性德育的具体要求 ;并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 ,从主体性德育内容组织、氛围营造、主体意识和行为的培养、自我管理与教育的加强以及多样性德育中介的创设等方面 ,探讨主体性德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对国家的地位、作用和国家主权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显得尤为重要.高度的国家认同来自充分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雄厚,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选择中,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基础,正视西方文化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键,强化主流文化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艺术修养是指一个人在艺术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艺术修养不仅仅是专业艺术工作者所拥有的“特权”,它是每个现代人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论环境育人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任何行为或任何发生在心理场的变化仅仅取决于那个时候的“心理场” ,取决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行为会随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可产生不同的行为 ,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亦可产生不同的行为 ,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必将产生不同的行为。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 ,因此人可以说是这种环境中的场态“物质” ,既受场力的作用控制 ,又同时产生一种力作用于社会 ,这种场力可称为环境心理场 ,简称环境场。一、环境场影响人的因素要建设一个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环境场 ,关键是要了解环境场通过哪些因…  相似文献   
8.
高校青年自组织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青年自组织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新的组织和集结方式,它的兴起和发展对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对高校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笔者分析了高校青年自组织的成因、特征、类型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智慧校园”的过程样态,具有变革性、全局性、迭代性的本质特征。基于以转换和融合阶段为主、智能阶段为辅的目标导向,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要建构智慧化教学支撑、网络化办公办事、智能化校园管理、自助化公共服务、数据化治理决策五个维度的普适性体系,明确产教融合特色创新、技术引领应用创新两个维度的创新方向,并建立闭环管理的组织体系、系统性思维一体化推进建设、数据治理驱动转型变革以促进高职院校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