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
就业能力不足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回顾就业能力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导致此问题的原因,然后从个人、学校、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就业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的哲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他在本体论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学说以及精湛的辩证学说,历史观方面提出“理势相成”学说,在伦理学方面,则有“性日生日成”、“珍生、务义”等学说。他提出了精湛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达到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最高水平。王夫之的哲学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宇宙论、本体论与人生论的统一,特别是以本体论为人生论的价值来源和终极根据。王夫之哲学对现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30~40年代,张岱年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吸取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对中西哲学的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批判总结,创建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唯物论”宇宙论,对传统天人关系作出了新的探索,并为其人生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和合学"是张立文教授"自家体贴出来"的一种哲学和文化理论,自称开创了人类哲学发展的新阶段,超越了中国近代以来包括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在内的各种文化主张,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的"最佳、最优化的文化选择"。近20年来,"和合学"引起了一些批评和质疑,学者们从中国文化发展规律、中国现当代哲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和合"概念意义解读、"和合学"与辩证法的关系以及学风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讨,有助于对什么是学术创新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反映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阐明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关系,解决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前途、文化主体和文化理想、文化方法和文化模式等重大问题,揭示了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主张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解决中、西、马三种文化资源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仍然要继续高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旗帜,以"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达到社会主义原则和民族特点的高度统一,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崇高目标而贡献其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对待儒学的问题上,张岱年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儒学,坚持了阶级分析、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统一,对儒学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儒学观的辩证性与科学性.张岱年的马克思主义儒学观符合儒学的历史实际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以来,西方各种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现代大哲张东荪与张岱年受西方现代哲学及自然科学的启发,先后建立了以层次论为核心的宇宙论哲学,这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宇宙层次论思想的两个主要典型.在认识论与宇宙论的关系、宇宙层次论的具体内涵及各自的理论特色上,二者既有相近之处,更有根本的不同.张东荪与张岱年的宇宙层次论思想对中国当代哲学的新建构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18日,由河北省哲学学会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承办的河北省哲学学会2010年年会暨"哲学与时代变革"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来自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社科联等有关部门以及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代表共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河北省哲学学会挂靠在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本届学会进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会领导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建强教授当选为新一届河北省哲学学会会长,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博士生导师王莹教授,河北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李振纲教授,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郝建国教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魏建震研究员当选为副会长.  相似文献   
10.
张岱年是我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他建立了“新唯物论”哲学,实际上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条新途径。他早期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充分肯定了中国哲学的地位和价值,揭示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精华是固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以及人生理想的优良传统;在辩证法、本体论等方面突出了中国哲学的特色。研究方法上,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中国哲学并注重比较法、逻辑解析等方法;他从经济、政治因素的制约以及哲学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他预测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是适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与自然科学相呼应,走综合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