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这是一堂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听课老师有五十多人,学生有些一些不安和紧张。本节课的主讲教师是杨凤银,讲授《古诗二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我一直觉得这两首诗难讲,特别是《短歌行》,我讲过多次,每次感觉都很难教,费了多少口舌,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更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杨凤银老师今天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两首诗呢?  相似文献   
2.
在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语文教学需要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实施新课程,把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有所偏颇,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或者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做法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巨匠、世纪老人巴金一生经历坎坷,饱经风霜,他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随想录》是巴金老人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他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进行深深的自贵和沉痛的忏悔。他用笔作刀,对自己进行深入的解剖,深入到灵魂深处进行拷问。这种反思和忏悔成为他一生的情结,是贯穿《随想录》的一条红线,是巴金老人光辉人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基础教育以其过分的随意并不为人所欣赏,但是,他们的素质教育却是世界一流的。家长们大都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绝大多数美国小孩从三四岁起就和父母分床而居,无论孩子怎样吵闹和不愿意,父母绝对不会退让。年轻的父亲杰斯一边安抚着哭叫的儿子,一边在儿子的房间内安着一盏橘红色的小灯,他告诉儿子,有了电灯做陪伴,他就不会害怕了。不出一个星期孩子就能适应这样的环境,并很快养成独自入睡的习惯。美国人爱自己的孩子的确与众不同,他们不会因为孩子小而一切替孩子代…  相似文献   
5.
说到教育不公平问题,人们首先会想到教育投入的不公平,教育资源配制的不公平,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存在的不公平,学校内部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存在的不公平。有人会天真地认为只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公平,就可以实现教育的公平,而消除这些不公平的工作都要靠政府部门去做,是政府的职责。诚然,上述不公平是教育领域存在的值得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确实消除这些不公平现象需要政府去努力。但是消除这些不公平后.就能达到教育的完全公平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6.
杨亚雄 《考试周刊》2013,(68):51-51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现J'--I题,引发思考,这样有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思维与数学问题碰撞产生“火花点”。  相似文献   
7.
韩国的父母很重视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无论工作多忙,身体多么疲惫,他们回到家里,总是尽量和孩子进行交流,以加强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有一个家庭,因为父亲经常晚归,难以经常和女儿说更多的话,每次回家晚了时,看到女儿已经入睡,父亲就会把自己想要对女儿说的话写在一张纸上,放到女儿的书桌上。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每天都会看父亲的留言,并在母亲的帮助下给父亲写回信。父亲每天根据女儿所写的内容再予以回复并一直坚持着。女儿起初只能在上面写着“爸爸早点回家”和“谢谢爸爸的挂念”之类的短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的字条渐渐地越来越长,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