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因为课程建设及理论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在教育和知识传播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依托互联网的改革,在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涌现出许多新概念、新术语。文章介绍了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开放课程、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课程建设背景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地质类专业特点,提出了按"时、空、质、能、探"进行主干课程群精品化建设的思路,展示了初步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2.
野外实践教学是地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中国东部地区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基地零散,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基于山东省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现象、众多的国家级地质博物馆、标准地层剖面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首次提出了构建"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这一目标。该野外地质走廊教学内容丰富,具多学科并举、交叉、综合的特点,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新思维,而且能够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需求,而探索多样化的育人模式是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前提。基于山东科技大学地学专业本科生近年来在考研和地质技能大赛中获得的成绩,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认为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培养是各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优秀的生源是基础;健全的制度体系是保障;敬业爱岗的教师是关键;兴趣的培养是内在的驱动力;基础教学、实践教学是关键环节;实习基地、实验条件是硬件;而优良的学风是文化的长期积淀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的地质教育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存在许多弊端,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很好的教育制度,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在当前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中,针对地质专业本科生实施分级导师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分级导师制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才,有利于优化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地质特征与教学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构想、体系组成和地质特征,认为该野外地质走廊地质教学资源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典型性、稀有性、科普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多学科并举、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显著,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维、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该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将使众多的学生受益,具有十分广阔的教学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地质教学的"多学科一体化"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具有两种属性和三种学科教学类型。以岩相古地理教学为例,指出该课教学以沉积相识别标志、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沉积相及相模式为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以古地理分析和盆地格架及计算机绘图为方法学科教学内容,以古地理编图方法为应用学科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统筹把握不同学科的特色和学生学习特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沉积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如何激发学生对"沉积岩石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教学实践和改革探索,本文认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适当的科学问题、综合性的教学实例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科研、学术交流等形式,把握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对创新型人才教育具重要意义;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是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测绘工程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双语教学的具体实践,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际意义进行分析,讨论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