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一、教学要求: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体察、领会课文描绘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陶冶,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学习概括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把一句话写具体。3.复习“总——分——总”的写作顺序,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历来是“老大难”。在讲究效益的当今时代,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我们进行了读写结合、二次作文训练的尝试。一、读前先写。教学十一册第七组课文前,我们先让学生写作文“一个助人为乐的人”。由于是提前之作,作文出现这样三个通病。 1.多数学生的作文中心不明显或不突出。 2.题材雷同。内容多是“同学病了,老师(同学)帮他(她)补课,直到弄懂为止。”“路上遇到老大娘(老大爷、盲人、小孩)送其回家”这两大类。很多是套作,内容是杜撰的。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不少是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像《猫头鹰》、《寒号鸟》、《翠鸟》、《野兔》、《鸬鹚》、《松鼠》等,有的还是习作例文,有仿写要求。如何辅导孩子写好这类作文,这里谈谈对小动物的观察和描写问题。一、观察的注意点观察,顾名思义,观是用眼睛看,察是进行测量或测度。观察小动物,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在看的同时,通过耳、鼻、手,特别是脑  相似文献   
4.
日记种种     
坚持不懈地练写日记有很多好处,写日记能提高观察能力,能提高对人、事、物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也能逐步提高描述事物的表达能力,同时能积累大量素材,为作文建立一个丰富的材料仓库。但是,不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不能保持长久,终因感到无啥可写而半途而废。其实,日记的材料来自多方面的,这里介绍几种形式的日记。一、有趣有益的剪贴日记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剪下来,贴在日记本上,然后按剪贴的内容写成日记。可剪贴的东西很多:一幅能引  相似文献   
5.
《鸬鹚》是篇描写景物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清新的格调,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鸬鹚捕鱼图,反映了渔家丰收的无限欢乐.课文结构严谨,意境优美,妙语连篇.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会使学生感受到美在其中,接受美的教育. 教学《鸬鹚》可作如下设想. 一、理脉络,感受结构美《鸬鹚》采用两条线交织的描述手法:一条是湖面,写了湖面从平静到不平静又回到了平静的过程;一条是这湖面的“静——动——静”与鸬鹚的活动的紧密关系.两条线相互依存,相互衬托,显出作者精心安排结构的妙处. 怎样通过阅读,使学生感受这个结构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这就象过河,必须要解决船或桥的问题一样.我们在运用思考题指导学生自学时,采用如下八法. 一、题解法.许多课文的课题点明了中心或主要内容.抓住题眼,深化开去,让学生自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桂林山水》可根据“山”和“水”让学生自学思考:①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这特点是跟什么比较而来的?②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这特点又是跟什么比较而得出的?③作者是怎样赞美这“山”和“水”的?仅仅是赞美桂林的山和水吗?学生自学中弄清了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基本内容就掌握了.又如《奇异的琥珀》《草船借箭》《飞夺泸定  相似文献   
7.
“温故而知新”,复习旨在按照大纲,把握要求、突出重点,使知识系统、巩固,达到加深理解、熟练运用,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据此,对本册阅读复习提出如下建议。一、复习内容提要本册课文31篇,加上八次基础训练,内容繁多,阅读方面的要点是:(一)字。1.掌握本册292个生字,读准字音,读准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正确地读写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