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滞后及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层次不同的学校体育法规,这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正在逐步步入法治轨道。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确保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了学校、体育教师及学生实施体育教学和接受体育教学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然而,对于已经出台的法规而言,其内容却与时代发展不一致,未能跟上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本文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很多内容已经失效或滞后,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城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以及城区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借以发现延安城区体育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增进延安城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等体育院校学校体育学教材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学校体育学未来发展的思路,便于学校体育学理论教学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增强正能量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滑已是众所周知,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已成为教育界和政府工作的共识。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与彰显国家综合实力的载体。学校体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我国学校体育仍未能得到各级政府足够重视,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这与伟大“中国梦”的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内涵是不相统一的,只有各级政府和学校重视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增加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改革开放后二十年来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校本课程中开发体育器材设施功能多元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政策法规、数据统计等,对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功能多元化开发进行探讨研究,利于校本课程开发,有益于课程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优秀运动员健康、和谐成长,不仅关系到运动员本身的发展,更关乎我国体育事业的良性建设。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对我国当前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进行调查,从而提出构建我国远程教育教学系统的必要性。其次结合自身专业和参考计算机知识,提出构建远程教学的文化教育教学,从而运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通过各种渠道保障和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采用座谈、个别访问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结构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但与之相悖的校园欺负现象却很严重,且近年来因学校欺负行为而造成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并有愈演愈烈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方法,对沈阳市初中生安全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初中生的自然灾害安全意识相对较好.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交通规则的遵守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游泳安全意识相对较好,对游泳地点选择正确率较高,对游泳时发生溺水的施救方法掌握较好.消防安全意识一般,掌握消防标示的学生只占一半左右.人身安全意识中居家防范、生活经验、网络行为等表现一般.安全意识培养途径相对单一,安全意识培养内容相对狭窄.并根据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构建了体育教学中进行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