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教学不是“走过场”,它具有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双重职责。面对“预设”,教师往往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而面对意外“生成”却有措手不及的感觉。怎样灵活驾驭课堂,恰如其分地处理那些始料未及的生成性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现就前后两次执教《退位减法》的实践,谈谈自己对课堂生成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到了重要位置,要求我们必需立足实际,不失时机地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作为从事基础教育起始工作的小学教师来说,夯实知识基础、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进行适度的点拨引导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规范办学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费时、费力、加班补课的现象基本得到了遏制。但是.接踵而来日益凸显的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的孩子一门课程除了《课课练》《单元过关》《综合练习》外,还有老师发下的没完没了的讲义。对此.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先生曾在《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文章中说:“时下,学生们都陷在‘题海战术’里.成了做习题的机器。”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枝粉笔、一块黑板擦、一本书、一篇教案等传统课堂渐有被美轮美奂的PPT、Flash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攻城略地之势。从视觉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中灵动、鲜活的画面确实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助推学生的思维,同时能给人美的享受。那么,古老朴素的课堂教学方法又如何呢?本学期,两位同事分别执教《圆的面积》一课。  相似文献   
5.
让德育回归生活,把生活还给孩子,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这就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精确的要求,即我们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因此,我们在发挥地方德育资源教育效能过程中,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