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改前语近年中考和高考的作文命题,都十分注重开放性,一般不规定中心,选材的范围宽泛,而且不限文体,给考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写好开放性作文题,窍门是"大题小做""虚题实做"。"充满活力的岁月",是2005年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吴明同学以此题目写的作文,内容单薄、平淡,有不少的"水分",没有充分表现自己所经历的那段"岁月"是怎样"充满活力"的。因此,很有必要进行一些修改。原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古人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的,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春天呢?有几段充满活力的岁月呢?正如《匆匆》中写到的一样,日子过得越来越快,我已不知度过了几个春秋。孩提时代已过去,初中生活正引领我前进,这段岁月,是美好的,更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要回答“今天怎样做党员教师”,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先认真思考怎样在教师岗位上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怎样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怎样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3.
杨峻岩 《新读写》2008,(12):42-43
“有些同学语文成绩差,读写能力薄弱。根本原因就在于学习语文没有真正‘动起来’。或时‘动’时停,‘动’不得法。可以说,谁抛弃了‘动’,谁就抛弃了学语文的灵魂。”这是专家切中肯綮的忠告。怎么“动”起来呢,我们特意选编了几位老师的经验之谈。虽说只是一得之见,难免挂一漏万,但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山,只要一点一点“动”起来。相信我们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定会与日俱增。我们不仅欢迎老师们来稿奉献自己的经验,也热忱欢迎同学们奉献你们自己独特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杨峻岩 《新读写》2008,(5):38-39
现今为数不少的学生写议论文,总是习惯于“论点+论据=结论”的套路,老是用自己的笔,说别人的话。例如:写“必须跨过这道坎”,一见题目脑海中涌现的全是名人、古人、洋人。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2秒91跨过110米栏。成为奥运会世界冠军;司马迁跨过遭受宫刑和监禁这道坎,撰写了鸿篇巨著《史记》;霍金跨过病痛和残疾这道坎,创作了许多科学著作,  相似文献   
5.
改前语有这样—道模拟中考的作文题: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都在告别。告别父母,我们在叮嘱中感受亲情的温馨;告别朋友,我们在不舍的体验中学会成长;告别昨天,我们在流逝的遗憾中学会珍惜;告别忧伤,我们在前进中获得久违的快乐……四年初中生活行将结束,在新生活的门槛前,请让我们向过去的种种告别,告别更是一种出发,他  相似文献   
6.
"特写镜头",是将电影术语移用到写作文中,是指对写作对象进行细致、详尽的"放大"描述。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拍几个"特写镜头",就能把人、事、物、景的特征和情状细腻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就应试作文来说,自然也就能提高得分率。特写镜头拍"人"。例如,朱自  相似文献   
7.
8.
"怜取眼前人",是个限制性、开放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作文题。题目的语言形式是判断句,也即写作的观点。写作者绝对不可偏离这个观点,这是命题的严格限制。"怜取",即关爱、爱惜。"眼前人",内涵丰富,可多元理解,体现了题目的开  相似文献   
9.
从2000年开始,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出现过命题作文、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现今的“材料性话题作文”,可以说题型不时在“变脸”。作文题的“变脸”,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为此。上海卷的《考试手册》中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多种题型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老舍先生的散文《想北平》(见上海版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写于1936年,是一篇怀乡之作。“想北平”三个字舒缓而平淡,其中的“想”字可谓题眼,清澈传神,蕴含深情,富有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