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闻一多《楚辞》研究是全方位的。在文字校对、训释等基本工作上取得突出贡献的同时,在文本解读上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我们把这些研究归纳为四个层面:即基本层面(文字校勘补正)、现代理论运用层面、个人身份(学者、诗人、战士)层面、文学史家层面。这些层面无不昭示着闻一多独特的思维和卓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杨庆鹏 《培训与研究》2009,26(11):8-9,12
作为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闻一多的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所接受的早期教育,特别刻苦的治学精神,他诗人、学者、斗士"三位一体"的身份,他对现代理论的造诣,他艰难坎坷的人生历程成就了他的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是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闻一多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所接受的早期教育,刻苦的治学精神,他诗人、学者、斗士“三位一体”的身份,他对现代理论的造诣,他艰难坎坷的人生历程成就了他的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所有这些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在古籍整理方面提出"说明背景"、"诠释词义"、"校正文字"三个类别,并在"诠释词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闻一多旧学基础深厚、思维视觉独特、学科联系广泛、使用方法得当,为我们学习、研究<楚辞>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数百年前的宝黛爱情故事可谓绝唱,历来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分析,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我们找到解读作品的新视点,找到了新的打开人物内心世界的钥匙,通过对这些心理现象的解读,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宝黛爱情是真实可信,也更清楚地看到了曹雪芹对生活的熟悉与非凡的艺术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给古籍研究指定了三项课题,即"说明背景"、"诠释词义"、"校正文字",在<楚辞>研究中闻一多"校正文字"课题取得了尤其突出的成果.他凭着深厚的旧学基础、独特的思维角度、广泛的学科联系,全面广泛地运用传统的校勘方法并加以创新,对<楚辞>的部分篇目文字作了精辟独到的校正,是我们学习研究<楚辞>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杨庆鹏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6):24-26,39
闻一多在古籍整理方面提出"说明背景"、"诠释词义"、"校正文字"三个类别,并在"诠释词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闻一多旧学基础深厚、思维视觉独特、学科联系广泛、使用方法得当,为我们学习、研究《楚辞》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杨庆鹏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0-13
发生在数百年前的宝黛爱情故事可谓绝唱,历来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分析,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我们找到解读作品的新视点,找到了新的打开人物内心世界的钥匙,通过对这些心理现象的解读,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宝黛爱情是真实可信,也更清楚地看到了曹雪芹对生活的熟悉与非凡的艺术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9.
黔西北地区汉语民间歌谣十分丰富,丧葬嫁女歌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两种歌谣的场景特征、悲情色彩有诸多相近之处,故从研究这些特点的角度点出发,把它们放在一起。究其发生与发展,我们发现这些歌谣是作为一种仪式存在的,可以说这种存在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起点;而悲情的宣泄则是一种内驱力,一种生命的需求;巧若天成的文学技巧又让其魅力倍增,充满"诗艺"的吸引力。三个要素确保了这些歌谣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有多次有关宝玉和黛玉争吵的描写,较为集中地展示了黛玉的性格个性心态,同时又非常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细节,又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宝黛爱情发展的历程。无疑,这是曹雪芹现实主义创作的大手笔,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的熟悉和智慧性的思考及其作家创作的人性化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