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客观知识,它需要情感的投入,是一种将知识性和情感性融为一体的学科教学。无论是传统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般的语文知识,还要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生的看法、对大干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2.
林清玄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其作品清新自然,又蕴涵深刻的哲理,总是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处联想感悟,给人启发。他的《可以预约的雪》一文,被选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且被安排在了《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专题中。这一专题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学生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能明白生活的哲理,体会理性与智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以哺育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我生命辉煌的实现。在语文学科进行生命教育理念的实践,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在课外教学活动中大放异彩,因为课外活动为师生交流生命体验、共同成长提供了更为宽松舒适的环境。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好途径。通过有效的语文活动课程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乐趣。  相似文献   
4.
杨志洁 《现代语文》2012,(6):159-160
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以哺育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我生命辉煌  相似文献   
5.
杨志洁 《学语文》2012,(6):21-22
批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简洁的书面语言,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在书上标记,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和评论读物的读书方法。"注"是划、圈、点、勾画、注写等;"批"是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悟,用富含情感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批注是指在课文空白处作感悟式的注读,是一种表达对文本独特体验的学习方式。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新课程阅读教学理念的最佳实践者,是促进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杨志洁 《学语文》2012,(4):24-25
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说理散文,由事入理,情理交融,为说理散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杨志洁 《语文天地》2012,(11):29-32
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客观知识,它需要情感的投入,是一种将知识性和情感性融为一体的学科教学。无论是传统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  相似文献   
8.
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下,教师既要关注自身素养的提高,不断学习、不断追求.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还要关爱学生的生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被关注,自己的生命价值有无限增值的空间,使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欣赏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建构主义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因素,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可以从文章的篇章结构人手,可以从作者人手,也可以从文章的创作思想方面人手。任何一个作品都蕴含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或表达对人情冷暖的关注,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颂扬人性的美好品格,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等等,而这些创作主旨大多蕴含在文章的深层,需要教师设计出巧妙的阅读问题对学生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将军族》是陈映真的成名作,这篇作品发表时在当时台湾文坛激起了强烈的震动,被誉为“感人至深的佳作”。笔者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时,主要抓住了小说的题目“将军族”对文章进行层层设疑,深入探讨。这篇课文的题目很特别,作者写的是两个非常卑微的小人物,却以高贵的族类自居,死后又被冠以“将军族”的美誉,而题目又是“将军族”,他们与将军究竟有什么纠葛?一、《将军族》写的是将军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