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与"羊"有关的习语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生产劳动实践、圣经以及古希腊罗马神话。sheep(绵羊)通常被认为是纯洁、温顺、天真无邪的象征,而goat(山羊)生性易怒,好色,凶暴,残忍,在传说中是魔鬼的化身,是邪恶和罪行的象征。lamb(羔羊)常用来指天真无邪、容易上当受骗的人。由于"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语言的发展,也就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习语。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2.
杨春吉  刘洪贤 《新高考》2014,(10):16-18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Genius wtand sp r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每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她的谚语中找到。)”。由此可见谚语生民族人文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水果习语即为显例。水果不仅种类繁多,风味各异,而丑和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由此衍生的英语习语意趣丰隽,异彩纷呈,值得欣赏。  相似文献   
3.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属性的一类词。它在句中可以充当定语,对名词起修饰、描绘作用,还可以充当表语、宾语补足语等。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时,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称作前置定语。但有时也可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称作后置定语。下面对形容词作后置定语的情形作一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1.当形容词修饰由every-、some-、any-、no-加body、one、thing等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时须后置。例如:Haveyouevermetanyonefamous?你曾经见过名人吗?Hedideverythingpossibletohelpus.他做了一切可能做的来帮助我们。Thereissometh…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高句丽历史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出发,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论证了高句丽建国前中国东北行政管辖范围、高句丽民族渊源与文化渊源。得出高句丽民族是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高句丽国家是古代东北的民族政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的用法既是该类语法的重点也是难点。研读历届高考题不难发现,高考对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用法的考查涉及到了多个方面。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习,下面笔者就其用法的一些重要结构作一归纳并附以练习,以期同学们对此能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6.
章首先介绍了中原高句丽碑的发现与研究情况;其次,对中原高句丽碑予以考释,新拓碑123字;再次,对中原高句丽碑内容及形成年代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7.
在高二课本第一单元Lesson 1中有这样一个句子:Go through the gate and you'll find theentrance to Bear Country on the other side.穿过大门,你就会在另一侧发现到熊国去的入口。本句实质上是“祈使句+and+简单句”(相当于if条件句+主句)表示“条件”的一种表达法。该情形有四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杨春吉 《山东教育》2020,(3):107-109
中考"词形转换"题是考查单词拼写及其用法的基础性题型之一。命题者以特定的语句为语境,将考查的目标词挖掉,让考生运用所学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将单词还原,深度考查考生的词汇及语法运用能力。该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是,考生要想得满分绝非易事。笔者总结以下中考"词形转换"题六大技巧,助力学生巧做此题。一、中考"词形转换"题六技巧技巧一:精准把握句意这是解题的关键环节。很多题目失分的原因就在于考生对句意把握不到位,曲解或误解了句意.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可从语篇信息的呈现特征结合任务类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运用技巧,继而达到语篇信息的高效运用,提升阅读课教学质量.学生的英语语篇信息高效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精读、速读以及信息定位阅读三方面入手,掌握精读规律、速读技巧等.  相似文献   
10.
杨春吉 《新高考》2013,(11):45-48
“公共禁忌”指的是在公共场所不允许或不应该做的事情。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宗教、语言、人文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对“公共禁忌”的规定有所不同,有些规定甚至闻所未闻,匪夷所思。如果你有机会出国的话,就更有必要了解一些了。当然,“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