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1.
杨春礼 《成才之路》2014,(15):18-19
正探究性活动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能让学生的心灵自由放飞,使得数学课堂更加开放,扩大数学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认识数学的奥妙,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最终能够运用数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成为创新型人才。一、精心安排《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数学教学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  相似文献   
2.
双语教学是和田师专结合南疆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在校内对学生开设第二语言学习课程,为广大南疆地区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特色教学模式。本文在进一步探讨对和田师专双语教学发展的认识、现状及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对汉族学生实施双语教学使之适应民族地区语言环境、了解民族特色文化以更好服务南疆的重要性以及目前为止学校在汉族学生双语教学投入不足的现实状况,针对和田师专双语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更好促进和田师专双语教学模式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弊端极多,教师里知识轻能力、重讲解轻训练、重结论轻过程,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学习中依赖性强,不会探究,不会创新,因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势在必行.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发明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意识和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与众不同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学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根主线逐步展开。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来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两能”增加为“四能”,主要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两个方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这两个方面呢?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要从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界的共识。在数学教学中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更重要,而探究性活动课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