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景玉 《考试周刊》2013,(56):32-32
陶渊明诗歌的魅力在于诗中自然流露的性情、内在的感情激发,他表达的是一片纯真,即心境的平和散淡、志趣的高雅不渝。所有这些都源于他对社会矛盾的深刻透视及他思想的复杂性和情感的深邃性。  相似文献   
2.
群育即群性培育.近代群育于20世纪初首先在民间展开实施,30年代在政府主导下成为德、智、体、美、群五育教育目标之一.而近代群育的兴起肇端于严复的群观念,严复从学理的角度分析了人为何群,何以群,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在近代史上首倡合群,对近代群育的兴起起着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为群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注重个体群性的培养,群育在当前亦有实施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杨景玉 《考试周刊》2012,(18):41-42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这种先进的理念,转变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近代中国教育的先驱,在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他从救国强国出发,提出教育救国方案,初步认识到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他的西学救国、三民说、家庭教育、实业教育、女子教育等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推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张伯苓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作为思想启蒙者,严复对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张伯苓的“教育救国”、“西学救国”、“实业救国”、“德育为本”及“女子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已占教师总数的44.7%,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伯苓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以德育为万事之本"是他教育思想及实践中最富特色的部分。张伯苓极力宣扬爱国、为公、团结、尽职尽责等德育思想,并利用修身班、镜箴、教师的学行合一、改过签及家校一体等方式将其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