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文化理论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熙年间,安徽桐城的张廷玉在京做官,家人建房时与邻居发生争执,彼此为三尺宅基地互不相让。家人送信给张廷玉,盼望他给作主。张廷玉复诗一首寄回:“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相似文献   
2.
竹林雅趣     
9月28日 晴 我一直以为养花赏竹是雅人的事。我不是雅人,从事的工作是雅事,但家在农村,每当农忙时节,也得担粪种田,还有砍柴、割草、碾米、磨面等杂活,忙得人灰头土面,别说在别人眼里是个农二哥,就是自我感觉也是土得掉渣。  相似文献   
3.
“点”的落笔对于人生的过程与终结至关重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得益于一位老人的教诲。老人对中国汉字的研究颇为精深,并能够从中悟出人生的真谛。有一次,老人用毛笔在纸上写上“一”字,然后说,人们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的大理市聚居着很多白族同胞。他们教育后代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特别仪式——三道菜,即在欢庆所有最隆重的节日时,宴席上、饭桌上都会有永远不变的苦、甜、淡三道菜。  相似文献   
5.
乡村篱笆     
篱笆是乡村特有的景致,它是乡村的某种表情。 篱笆的身上藏着一种隐秘的东西,区别于城市的坚硬和圆滑。  相似文献   
6.
古今名人题墨中,有一些刻意的残缺字,只要我们领悟其用意,便可以品出别致的雅趣。 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着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  相似文献   
7.
想起商鞅     
公元前338年,在陕西华县,一位壮年汉子被残忍地五马分尸,施以车裂之刑。那个汉子叫商鞅。100多年之后,天下大旱,中原各国纷纷出现流民队伍,可位处关中的秦国努力抓生产,促收成,保持了秦国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秦国在天灾时的稳定得益于始自100多年前的商鞅变法。商鞅本是卫国人,但卫国为强邻所欺辱,已经衰落,有雄心大志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秦孝公是个理想的领导者,他想让秦国从内忧外患中走出,建立春秋霸业。商鞅到了秦国得其明主,秦孝公如鱼得水。商鞅清楚,变法的成败不在知法、立法,而在执法。因此立木为信,有了“南门徙木”的试验。商鞅…  相似文献   
8.
诗人以月亮入涛,姿致各殊。晋代的陆机惊羡月亮的皎洁,他在诗中吟道:“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赴洛道中》)诗人隐隐约约地把月亮看成是有灵性的,好像要向月亮发出柔声细询的样子。晋代的陶渊明把月亮看作是自己的伴侣,他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相似文献   
9.
杨树培 《山东教育》2010,(1):114-115
生性喜茶:西湖龙井、洞庭老君眉、安徽六安、峨眉春竹,来者不拒。而久慕大名却长期无缘一品芬芳的正是泰山女儿茶。  相似文献   
10.
因工作之便去过数十个国家,潜意识里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对各国的物价进行比较。比较之结果往往令人一头雾水,有点找不着北。有一次,我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经过数国,让我狠狠领教了一番物价的跌宕起伏。不出航,我就打算借此机会好好考察一下各国的物价状况,于是说服两个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