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为应对和处理学生欺凌的第一响应人,教师如何识别学生欺凌,如何预防与应对学生欺凌,并进一步促进建设和谐安全的校园,都是极其重要却又鲜被关注的命题。教师需要从把握学生欺凌的概念及核心要素、辨别玩笑打闹与学生欺凌以及认清学生欺凌的角色与类型三方面识别学生欺凌。教师可以从与学生一起应对欺凌、与家长合作应对欺凌、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三方面着手预防和应对欺凌。  相似文献   
2.
杨梨 《海南教育》2013,(10):60-60
<正>估算作为小学数学重要的一个数学技能,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而且能促进学生不断反思监控自我的学习。小学数学与估算有关的教学内容包括商的近似值、估算乘法运算结果、以估算进行验算以及试商等多方面、多层次知识,因此,如何优化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便变得尤为重要。一、让口算"游刃有余",精心打好估算"基础战"  相似文献   
3.
正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最显著特点,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取材广泛,手法灵活,章法自由。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始终不离开中心思想。"形散"与"神不散"是和谐统一的,既放得开——"形散",又收得拢——"神不散"。笔者认为高效数学课堂也应像一篇散文一样,要有一个主题,一个线索。数学中的形散,是指变化数学知识的外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式,如变化叙述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多种学习习惯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实效。一、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善于探究的习惯预习,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探究的能力。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发现,从低年级起,就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低年级段,没有笔头家庭作业,笔者习惯布置学生将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翻看一遍,用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课本中主  相似文献   
5.
高校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高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由学生自由选择后,学校组织集中讲授的课程。目前,公选课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学者围绕同伴群体与学生欺凌的关系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却较少关注复杂同伴关系中欺凌的生成逻辑。基于对两所学校高中生的访谈和同伴提名数据,本研究发现:在社会遵从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在亲密的友谊中选择“有难同当”,因不辨是非地帮助朋友而卷入欺凌;在“表面朋友”关系中,他们为了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行为风格而卷入欺凌。在社会比较效应影响下,亲密朋友之间因嫉妒而诱发欺凌;青少年因视“表面朋友”为竞争对手而成为欺凌他人的“亲密敌人”。同伴关系类型和同伴群体效应的交互作用影响着同伴关系网络下学生欺凌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