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和常见的运行模式类型,叙述了我校国家金刚石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的现状,提出其当前在运行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了其"以实习为目标的校企合作生产"为最佳运行模式及其运行效果,指出了保证其可持续高效运行需要解决好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人员选择等几个方面问题。"以实习为目标的校企合作生产"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将有效帮助我们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满足师资开展社会服务,保证其可持续地良性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只需给出大概的PID参数范围即可得到控制性能最优的PID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当被控对象存在较大纯滞后时间常数特性时,采用本方法优化PID控制器参数可获得比较满意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殿生 《科技通报》2015,(4):239-241
通过对高铁车厢车载温度传感数据状态模式的准确挖掘,实现对高铁车厢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高铁运行性能。传统方法中对车载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状态模式挖掘采用的是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测量法进行数据采集,并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法实现数据状态模式挖掘,方法受限于温度数据的均衡控制无法准确把握,控制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正态相关的高铁车载温度传感数据状态模式挖掘方法,首先进行温度传感数据采集的硬件系统设计,在原始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提取温度传感数据的正态相关状态信息特征,采用PID控制器进行列车车厢的温度调节,温度变化率、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通过线性组合的方式进行控制,得到温度传感数据的自相关控制状态方程。数据跟踪器设计成二阶离散数据跟踪器,以满足实际需要。实现了温度传感数据的状态模式挖掘改进。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温度控制和功率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优越传统算法,车载温度智能调节和控制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4.
7月4日下午。“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院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东湖宾馆隆重举行。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舂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国雄,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遗传算法在解决排序优化时,交叉操作会导致非法染色体出现,必须使用一些较为复杂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使得计算量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取消交叉操作,强化变异作用.既简化了遗传操作,又克服了早熟现象,较为成功地解决了TSP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就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定位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型、智能型、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上;在人才培养中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要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适应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要改革办学模式,实现产学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完善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体系,延伸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应重视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也日益受到重视。该文围绕加强高职高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更新教学观念,强化质量意识;重视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创建高职高专教改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引入IS09001质量管理标准,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Metropolis准则,给出了模拟退火算法解决生产调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该文分析解读了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内涵建设,并结合湖北省示范性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鄂州职业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