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戌年的“大雪”过后,熙熙攘攘的北京西客站又多了一群客人。2006年12月16至18日,全国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论坛就在与西客站比邻的京铁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教育、科学战线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到场参会。亲临会场的有王绶琯、王元等多位院士及国家部委相关的领导。科学教育的概念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在国外提出。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确立,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确认,加强科学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此次论坛的召开,旨在交流经验、相互借鉴,以推动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此次论坛共涉及科学思维与素质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培养及科学思维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有机渗透等6大主题,通过专家发言、经验介绍、会后交流等形式,对科学教育如何在中小学扎实开展进行了探讨。与会专家分析了科学教育目前在我国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意见。本刊通过集体策划,派出多路记者,分别对本次论坛与会的教育部领导、中科院院士、对科学教育有独到见解的人士、在科学教育实施中卓有成效的单位个人以及国外实施科学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多角度地对这次论坛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贾小娜 《教育》2007,(7S):51-52
总想为《窗边的小豆豆》写点什么。第一次读完这本书,就有喜欢,有感动,有油然而生的敬意,也有留在心间的美好感觉。或许太多的人读了这本书后都有这样的感觉,才让《窗边的小豆豆》成为20多年来畅销全球的书吧。  相似文献   
3.
贾小娜 《教育》2007,(6S):27-29
杜郎口中学本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像它这样的中学全国有成千上万所;杜郎口中学的教师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人,他们大多是从师范类学校或者电大等院校毕业的;杜郎口中学的学生都是当地农民的孩子,没有城里的孩子生活优越,也没有他们的视野宽广。然而,这里的老师很敬业,教学成绩突出,他们有平和的心态,却又能不断进取;这里的学生脸上洋溢着乐观,声音里传达着自信,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昂扬的斗志。这一切都源于学校的教改。  相似文献   
4.
丙戌年的“大雪”过后,熙熙攘攘的北京西客站又多了一群客人。2006年12月16日至18日,全国首届中小学科教育论坛就在与西客站比邻的京铁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教育、[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一段“辱师视频”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高二影视全能班的一堂地理课上,几个学生调笑辱骂老年教师,其他同学则置若罔闻,有的甚至推波助澜。师道尊严,文明礼仪,被肆意践踏。[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校医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群体,游走在校园边缘地带;有人说校医是学校的公共卫生执勤人员,位置举足轻重;还有人说,校医是校长的助理,工作性质特殊。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哪种解释更加贴切呢?带着诸多疑问,新春伊始,《教育》旬刊记者分别对北京、青岛、河北和内蒙古四省市自治区部分学校的校医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  相似文献   
7.
杨秀磊 《教育》2007,(1S):40-41
“大家看到的这张图片是我从陕西淳化县一所小学拍到的,这是校长的办公室兼宿舍……我不好意思拍他的土炕……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它也是整个学校的图书馆和资料室……”  相似文献   
8.
贾小娜 《教育》2007,(4S):31-31
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采访时,得知有一个上中学时曾狂热追星的小女孩戴悦。听说戴悦最近刚从英国留学归来,记者便前去其住所采访了这位曾经的追星族,请她谈一谈当年追星的感受,和现在对偶像崇拜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杜郎口中学的“教育超市”式教学远近闻名。慕名而来的学习者络绎不绝。为减少来访者,学校想出一个办法:凡来参观者需交纳50元的门票费。可就是这样一所“收门票费”的学校,仍挡不住来访的人流。为什么?因为杜郎口中学创造了一个教改神话。杜郎口中学的所有教室中都没有讲台,除了一面墙上安装着玻璃窗以外,其余三面墙上全是黑板,专供学生写板书之用;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多讲就要挨罚,其余的35分钟要让给学生来讲课;那里的课堂气氛热烈非凡,学生或坐或站,或大声探讨或激情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出生人口的比率在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呈现出校空人少、点多线长的格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使我国原来以“乡”、“村”为单位设立的中小学教学点的政策不再适用。面对生源减少带来的办学难题,集中办学成为必然选择。而学校撤并后,学生面临的上学路途远、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促使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必走之路。200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部教育投入最大的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开始实施,如今,此项工程已惠及了包括中部地区在内的23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