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说明和分析了“129”教学模式的内容与特征,分析论述了“129”教学模式的育人功能,并从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法原理等方面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功能效应的发生机制,从而使教学系统成为一种在自组织、自调控、自发展等方面能力较强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2.
立足办学定位、师资优势和学生特点探求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当务之急和社会责任。在全面导师制的基础上,通过导师引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习和技能提升、专业方向和目标定位、目标实现和循环反馈四个阶段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研与应用双向型人才培养之目标。  相似文献   
3.
伦理政治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模式,王道和霸道是春秋战国时期提出来的重要的政治思想范畴。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这一王霸观演绎了由分歧、对立最终走向综合的思想历程。这一认识成就,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
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表现。高校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训练和培养大学生、尤其是文科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是试图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其思想主要集中在《春秋繁露》一书中。他在该书中基于我国传统儒家和合学说,提出了由"天人合一"、以和治国、以和养身等三大理论构成的和合思想新体系。虽然《春秋繁露》中有意志的"上天"概念是唯心主义的糟粕,但从整体看,董促舒的和合思想起到了传承中华和合文化的作用,使得和合思想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6.
从西周社会“敬德”、“保民”、“慎罚”的核心政治理念,到春秋时期民本和礼治两大政治思潮,再到原始儒家以仁礼涵摄架构起道德人文主义与政治礼治主义的伦理政治理论,中国上古社会政治文化演绎着由神权政治到伦理政治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7.
原始儒家在“解释的时代”通过对儒家传统经典思想的改造。建立起以仁礼为其思想核心和以道为核心思想的伦理政治理论,不乏有以古鉴今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状况是生态保障的根据.对湘西农村生态环境及其效应的分析,有助于湘西农村生态保障系统的构成,加速湘西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整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成综合国力的软实力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诉求。由于文化模式类型上的不同,各文化间势必存在着差异与冲突。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触动和感染着不同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谋求已成为国家进行自觉干预和积极构建的时代必须。  相似文献   
10.
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表现。高校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训练和培养大学生、尤其是文科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是试图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