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1.
小学阶段习作教学中一直都存在着"老师不教,学生不改"的现象。这种看似学生自由习作、天性发挥的教学,使很多学生的习作水平一直处于原生态,其实质是一种实效性很差的"放羊"式教学。面对这样的习作成果,很少有学生认为自己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习作片段的训练这一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这种练笔所存在的“写前指导欠缺、写中时间短缺、写后反馈残缺”的“三缺”问题.导致了这种训练的实效性低下。  相似文献   
3.
曾和学校的老师一起磨了一节第二学段的习作课《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是一个看图的片断描写,在听了那个老师很多次的试教之后,我也试着上了一节同教案的课.几节实录的一一比对,我发现习作课的写前指导总是大同小异,预设的与课堂上的生成是差不多的,学生的练笔时间也就是这样,关键点就是与学生一起互评作文时,老师的点评使得同样的教案预设下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一、理清思路,确立习作点评的意义 在习作指导课上进行即兴习作点评之前,我们要先明确教师点评学生习作的意义:很多老师认为习作点评以褒为主,要保护孩子的心,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表达,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其实这就是点评意义的一种诠释.可是有些老师误会了这一理念的初衷,在课堂上进行点评的时候忘记了保护的尺度,一味地呵护,甚至忘记了点评的意义所在,笼统地一带而过,学生不知道听些什么.即兴点评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成了老师和学生的一对一教学,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学会的互评甚至会是学生之间的恭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