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前不久报社有个做广告的同事说,他有个好友对新闻写作很感兴趣,最近四处游历,写了很多游记,问能不能给我们报社供稿。我说可以看看。  相似文献   
2.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组织的“三个面向”的学习讨论中,我认识到“怕”字是拦路虎。要进行教学改革,就必须不断清除头脑中的“怕”字。学习前,我有等等看看、怕“冒尖”的想法,对教改持观望态度。另外还有怕难、怕乱、怕在教改中学生水平差、启而不发、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怕影响历史学科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教育改革已由教学方法领域推进到教学内容领域,在改革教材的同时,也推动了教材运用观念的转变。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不可或缺的中介,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成为束缚学生思维和遏制其创造性的“囚笼”。因此,如何使用教材已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讨的课题之一。摆正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它连接教师与学生而构成教学系统:教师依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创造性劳动;学生凭借教材获取知识和能力,陶冶意志和情操。每个特定时期的教材内容都有其确定性,但教学决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充满活力、富有…  相似文献   
5.
林淑娟 《亚太教育》2019,(11):163-163
“新基础教育”以学校转型性变革为主要研究内容,核心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基于“新基础教育”理论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以课堂实践为抓手,阐述并分析了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误区,并进行反思,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以期推动课堂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6.
2003年高考物理试题,紧扣《大纲》及《考试说明》,题目安排由易到难,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具体说,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取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如第21题考光电效应、反向截止电压与逸出功的关系,其中反向截止电压不是现行教材的内容,是甲种本上的内容,但它间接用到能量守恒知识,又是考纲必考的内容。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担负三方面的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在讲授《美国内战》这一章时,我特别注意把这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传授知识方面,在注意知识科学性的同时,讲清  相似文献   
8.
林淑娟 《科教文汇》2008,(19):150-150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师备课、上课最基本的材料,教师要钻研教材,通篇掌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精神,教师使用教材,并不仅仅是把教材的内容熟练掌握就行了,而是要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能够走进去,出得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