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欣赏陶瓷,认识陶瓷。师:同学们,按照课前的布置,我们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带来的陶瓷制品的特点和用途。生:我带来的陶瓷制品是一只米老鼠储钱罐。它能帮助我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师:我相信每位同学带来的陶瓷制品都象这位同学的米老鼠那样漂亮、可爱。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陶瓷制品。(学生小组活动。)师:除了今天大家所带来的陶瓷,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陶瓷制品?生:我们家的地板砖。生:马桶、洗手盆。生:盖房的瓦。生:有的下水道的管子是陶瓷做的。……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汇报中,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都是…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既有孔子、孟子这些大文学家的宏思佳作,又有无名氏、村妇野叟的真情实录,它是伟大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小学语文教材在六年级(十一、十二册)集中两个单元的文言文教学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很难把握这一教学内容的。要么领着学生逐字逐句译成白话文,要么只满足学生囫囵吞枣似地诵读,却很少在意文言文在小学课文中的出现究竟承载了什么用意与任务,  相似文献   
3.
回顾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史,最早追溯到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里规定的设“格致”课程,至今正好百年。在这一百年间“格致”课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1922年,改名为“自然”并由此在以后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最新课程标准用“科学”代替了“自然”。“科学”、“自然”与“格致”各有怎样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以学科技能竞赛为契机,结合药学专业的特点,构建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为训练宗旨,以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创新思维和责任意识为目标的药学专业实验技能竞赛训练体系,并在海军军医大学药学专业中进行实践探索。该文从组织人员、选拔机制、训练模块、宣传交流、题库建设、保障制度等方面,阐述药学本科生实验技能竞赛训练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系统论出发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全面和深刻的阐析。根据不同的标准,青少年科技教育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结构。从各子系统功能的角度看,青少年科技教育系统是由调控系统、理论研究系统以及实施系统三大子系统组成。该系统具有整体协调性、可持续性、平等性、开放性、相对稳定与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回顾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史,最早追溯到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里规定的设“格致”课程,至今已102年。在这一百多年间,“格致”课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1922年,改名为“自然”并由此在以后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最新课程标准用“科学”代替了“自然”。“科学”、“自然”与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教学要进行改革,具体可以以下几方面入手:调整课程设置,设选修课;专业课教学一体化;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实习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它便于学生间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小组活动增添了课堂的情趣,在活动中师生共同享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无穷乐趣,增强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往能力,增长了学生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9.
梁艳  周长江  林美玉 《科教文汇》2011,(33):142-142,152
针对测定银氨配离子配位数和稳定常数实验的不足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是当前高师小学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根据课程名称与研究层次的变化,把“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划分为小学理科教授法孕育于教育学之中时期、小学自然教学法研究的独立起步时期、小学自然教材与教法研究受到冲击的时期、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发展期、当前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深化改革期。对“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术性与师范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加强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编写,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对师范生的评价,积极开发与利用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资源,以推动“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使之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