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我国地方性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舞蹈教育的普及范围不够宽泛;舞蹈教育的课程开设不完善;舞蹈课程的教科书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策略:舞蹈欣赏与舞蹈实践应并力前行;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实施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傩源自上古先民对鬼神的敬畏之心。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的抗争,从而展示人类早期生命的价值。福建泰宁大源村至今留存着传承千年的“古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大源傩舞也在发生着流变。其流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舞蹈主体符号的流变、时间与空间依附关系的变迁、社会价值与功能的嬗变。探寻其流变轨迹可更好地了解泰宁傩舞的发展现状,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傩是多元文化的承载体,研究其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对尊重人类文化多样性,维护人类文化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福建泰宁大源傩舞素有福建"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大源傩舞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保留农耕文化特质、具有原生性文化意味以及蕴含多元宗教文化色彩。其文化内涵凸显大源傩舞作为地方性民间舞蹈的独特价值与艺术魅力,应更好地进行传承、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客家民间舞蹈是客家民系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形式,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神韵,又融合了闽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风格质朴的特点。基于此,主要从地域文化角度阐述了闽西客家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并对其传承困境进行了分析,旨在使更多的人了解闽西客家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