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列作为法国近代艺术歌曲的主要代表人物,所创作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闻名于世,其庄严、反思、优雅和亲近的风格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他擅长在伴奏中以变化细腻的和声和巧妙变化着的节奏来烘托抒情的旋律,并善于把音乐旋律的重音和歌词语调的重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以前积累的丰富的古调式知识和技术语汇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因此,人们往往可以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一种神圣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和新的风格,就是浪漫主义。随着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主义的形成,钢琴音乐进入它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许多作曲家开始从个人的情感角度去观察世界,以突出自我感受,将灵感及超人的作曲才能尽情发挥于精致、玲珑的钢琴小品中。这时的德国先后出现了四位作曲大师: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他们为世界钢琴小品的写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师范教育是一个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它要求在一定修业年限内,使学生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都达到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所要求的程度,师范教育应使学生们在校期间既要掌握广博坚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同时还要具备从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既是一位专业知识渊博的“学者”,同时还是具有教学艺术的“教育家”,还是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象医生那样进行“分析”、“诊断”、“处方”,具备切实解决教学教育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师范音乐教育,近10年来发展很快,不仅许多师范院校增设了师范音乐教育专业,而且不少的  相似文献   
4.
音乐听觉训练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觉训练的学习方法不当 ,以及学习中的一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 ,限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制约了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发展和对音乐的表现力及创造力形成 ,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听觉训练的主动性、加强音乐理论课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改变被动状态和注重学习方法 ,变被动因素为积极因素 ,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你赢得了诉讼》这首咏叹调选自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本文对这首咏叹调的结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就咏叹调的演唱处理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专业课程 ,心理学作为一门以提供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的知识被人类各个实践领域所应用。本文主要从心理认知规律、突出音乐性 ,抓住要点、扩大认知结构等四个方面谈了运用心理认知规律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感受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印象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他综合了印象主义画家和印象主义诗人的创作特征,探索出朦胧印象的创作特点,形成了独具特征的音乐语汇,创立了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本文旨在研究德彪西在声乐、钢琴以及管弦乐创作方面的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8.
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定位、切入,对教学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围绕新形式下音乐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将音乐鉴赏教学准确定位,是关系教师怎样教的问题,其决定音乐课堂教学的走势,决定教师教学行为与策略的运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水平,关注音乐本体,在音乐本体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智慧。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改革潮流中,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寻求地方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地方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对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认识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日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围绕教师使用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现状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理查·施特劳斯是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是创作艺术歌曲这一艺术体裁的重要作曲家之一。《奉献》是他艺术歌曲创作上具有标志性的作品,音乐语言丰富,情感细腻生动,通过调性、音区、和声上的色彩变化,使音乐更富有表现力。从分析作品入手来理解施特劳斯,可以提示演唱者更加注意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在意境,从而对演唱施特劳斯的艺术歌曲能起到一个积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