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梁卫超 《考试周刊》2009,(20):77-78
所谓问题情境,是一种能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问题背景。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中,首先必须有问题,其次这个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语言上的交流、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深入的数学思考。由此可见,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是“引爆器”,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活"了,学生都"动"起来了.勿庸质疑,这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然而,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形式上追求"让学生动起来",为"活动"而动,往往会导致课堂疏于管理,出现"活"而不实,"动"而无思的后果.那么,对于初中的数学课堂,什么样的"动"最有效,又怎样才能让学生"动"得有效呢?下面我将结合<中心对称图形(二)>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活”了,学生都“动”起来了。勿庸质疑,这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然而,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形式上追求“让学生动起来”,为“活动”而动,往往会导致课堂疏于管理,出观“活”而不实,“动”而无思的后果。那么,对于初中的数学屎堂,什么样的“动”最有效,又怎样才能计:学生“动”得有效呢?下面我将结合《中心对称图形(二)》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