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小贺 《广西教育》2004,(7B):53-54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历史教学方法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整合的原理,探讨历史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最直接、最广泛、最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是教育评价 ,文章针对历史学科传统学习成效评价模式弊端提出多元历史学习成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编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作为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进行了专门的和明确的阐述.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对能力的要求是:"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最直接、最广泛、最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是教育评价,文章针对历史学科传统学习成效评价模式弊端提出多元历史学习成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1月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 2 0 0 0年 3月 ,教育部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试行修订版 )》中 ,列出了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 2 2个研究性课题 ,这喻示着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将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目前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步履艰难 ,文章从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说明其重要性。并从当前历史教育的危机、历史教师素质、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历史教学设备和资源短缺、学校历史教学存在问题以及教科书编写等因素 ,分析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困难的原因 ,以期历史教育工作者合理调整“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因地制宜开展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迎来历史教改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长期以来,学生在解答材料题时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阅读理解困难,尤其是古文材料,审题不确切;二、逻辑思维混乱,概括能力和辨析能力差;三、答题忽视背景因素,生搬硬套课本知识,不展开思维,答案不完整;四、书写不规范,文字表达条理不清,主次不分。如何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如何提高材料题的解题效度和速度?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全国实行了新课程标准,这意味着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将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当前历史教育的危机、历史教师的素质、学生学习的思想状况、历史教学设备和资源的短缺、学校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科书的编写等因素,都不利于历史课程改革。本文分析了中学历史课程的现状,积极探寻影响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因素,以期找到突破口,促进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2000年3月,教育部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修订版)》中,列出了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22个研究性课题,这喻示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将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目前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步履艰难,文章从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说明其重要性。并从当前历史教育的危机、历史教师素质、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历史教学设备和资源短缺、学校历史教学存在问题以及教科书编写等因素,分析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困难的原因,以期历史教育工作者合理调整“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因地制宜开展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迎来历史教改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科能力 ,指的是学生适应并完成历史学科学习活动和调节自身学习行为的心理可能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品质 ,也是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技能的条件。学科能力的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新一轮历史教改中 ,学科能力的培养已被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新编的初、高中历史大纲的教学目的中 ,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作为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 ,并进行了专门和明确的阐述。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大纲中 ,对能力的要求是 :“要求学生学会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小学社会课的开设预示了小学《历史》课程的结束,历史知识融入《社会》课程教学,在社会视野下的小学历史教学从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学《历史》课程与社会视野下的小学历史教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了不同教学要求。小学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体现了社会学科各项相关科目整合的基本理念,而历史知识承载着《社会》课程目标中的重任。实现历史教学从“了解历史”到“了解社会”、“探究社会”,落实到服务社会的教学目标,主题教育活动是完成单纯的历史教学转换到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