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理想教育,培养有理想的新一代,这是德育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鼓舞广大青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又是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学校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儿童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明确:我们的远大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要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并通过具体形象的诗文、儿歌等形式,向青少年、儿童描绘出未来美好的前景。这对形成革命的队伍起到了指导、动员和组织作用。当时,有不少中小学生,在革命理想教育的鼓舞下参加了革命,在战斗中,英勇奋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师是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哺育者,是雕塑下一代美好心灵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是智力开发的先锋,是造就人才的人。 在未来社会中,人才素质的提高,将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决定人才素质的关键又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素质从广义上来理解,它不仅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的特点,而且指人的后天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特点,包括精神状态,道德面貌,意志性格,兴趣爱好,文化素养,智能结构等心理要素。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靠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和自我修养。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每个教师必须全面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专业修养。 一、人民教师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重视听说训练呢?我们是这样认识的: 先从适应交往和信息传递发展的需要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地之间、国际间,经济、科学、体育、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际、报告,发言都需口头语言,既要善于听,又要善于说。另外,由于电化设备、广播事业的发展,广大学生在课外还要通过电视、广播、录音等渠道接受各种信息。因此,我们一定要从适应时代要求的角度对学生加强听说训练。  相似文献   
4.
教师风度、仪表、手势及学校的环境、人际交流、心理气氛、校风、班风等等都是产生教育影响的因素。这种不知不觉的给予渗透性的影响,在心理学上称为暗示效应。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通过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  相似文献   
5.
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起了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对此作了多次讲话,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为此,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使爱国主义教育逐步深入、落到实处。从教育实践来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当今青少年和儿童的思想感情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德育的实效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从整体效应来看,还存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特别强调要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实效。通知要求德育工作具有渗透性、生动性、丰富性、民主性,要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可是,我们过去在德育工作中习惯于作大报告、讲大道理、搞大呼隆,对学生心理缺乏精心研究,对学生成长缺乏全面了解,对教育方法缺乏精细设计,常常急于求成,单刀直入,搞一刀切。习惯于空洞说教,其收效很小,甚至产生负效应。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国内外不少教育心理学工作者,正在探索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明示和暗示的共用,优化德育方法,使德育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显性课程明示的特点及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暑期召开的全区听说实验汇报会上,银川二十小学征熙凤、银川第四小学高秀葳、平罗城关一小朱秀珍三位实验班教师上了三节汇报课,课后上海实验组的指导教师梅仲荪、恽昭世进行了讲评。与会代表听后深受启发,本刊摘要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感受—道德体验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例: 之一:我曾访问过幼儿教育界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教师、上海市长宁区实验幼儿园园长赵赫。她谈到自己成长过程时,深情地讲到:她从教40多年,体验最深的一点是:“要做孩子可亲可敬的老师,先要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她说这体会来自她小时候的亲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进行民族气节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专门提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从小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了解我们现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恶一切丧失国格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教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讨会于1995年1月10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教育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校长主持。国家教委党组副书记张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