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萧红是新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了众多警醒世人的经典作品。其作品中彰显着独特的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探寻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自然生命的礼赞、对个体生命的悲悯和对死亡的思索是萧红作品中生命意识的基本内涵。这种生命意识的产生与她自身所历经的生命体验、时代背景等紧密相关。密切关注底层女性悲剧命运和对生命异化现象的揭露与反思是萧红小说中生命意识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致自己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外源催产素对弥猴的月经周期和血清孕酮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皮下注射催产素可以缩短黄体期,但对血清孕酮含量无影响.为此本研究认为只有在有效产剂量长期刺激下才对黄体产生影响,且催产素对黄体的作用有一敏感期.对于上述推论及催产素是否直接作用于黄体或通过其它途径调节黄体功能,我们在局部试验及其它试验中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合理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类关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释了应从协调观理解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要素、区际、代际维度,强调基于区域联系认识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多样性、必然性和合理性,指明义务教育阶段侧重培养学生依循利益—责任—命运逻辑形成人与自然要素命运共同体意识,理解不同层级尺度“复合世界”中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教学时要以“共生”视角促进核心素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整体生长、全面有序创生教学内容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条件生长、依循学科思想方法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然生长,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从学科附加走向学科内生。  相似文献   
5.
《小时代》电影的成功并非无法复制,也是有迹可循.它宣告国内从出版市场到电影市场,已经成为由中学生到年轻白领为主导的“小”时代.在“小”时代里,粉丝电影需要对年轻观众的精准定位,才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小”时代的小妞电影也不再是围绕成熟女性的题材展开,《小时代》也成功填补了国内小妞电影的类型范式空白.  相似文献   
6.
1980~1986年,对广州某养鹿场圈养的东北亚种的梅花鹿后代进行了观察,发现它们的长茸期、发情配种期、产仔期较原产地的东北梅花鹿有所不同.表现在脱盘长茸提早,整个长茸期比东北梅花鹿长了1个多月.广州圈养梅花鹿在2月就开始脱盘长茸的占13.1%,最迟的在6月,占2.6%,3月与4月是长茸高峰期,分别占32.2%与34.9%,5月份占17.1%.梅花鹿公鹿在7月下旬开始发情,母鹿在8月中旬发情配种,至次年1月,10月是发情配种的高峰期.母鹿产仔最早在4月,占8.6%,最迟在8月,占5.7%,5月与6月是产仔高峰期,各占42.9%与30.3%,7月占12.5%整个发情配种期比东北梅花鹿的长了2个多月,母鹿的产仔期也长了2个多月广州圈养梅花鹿每年换毛两次,第一次换毛在3月上旬至5月上旬,是脱冬毛长夏毛,第二次换毛在7月下旬至9月,是脱夏毛长冬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设备上楼导致机器激励下楼板振动现象显著增加。受设备激励影响,房屋结构构件易发生与设备之间的共振问题。轻者降低工作人员舒适度,影响正常生产作业;重者使结构构件过早产生疲劳破坏,甚至酿成安全事故。本文针对工业厂房楼板的振动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前景,开展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学科逻辑可指导知识结构化、把握学科独特思维方式培养的重点与方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提供了两个切入点.从"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出发,关键在于把握区域视角.由此,可提炼出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三大人文地理核心概念,并从"格局—过程—机制"入手把握其关联性.在设计核心概念的教学路径时,应教会学生"用区域的方式认识"问题;依循"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核心在于把握人地关系.要从人地协调观素养形成的整体性入手建立人文地理核心概念的关联.在教学时,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总体方向应教会学生从区域发展的合理性分析人类活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我可能患有多动症。进入深秋,长沙的气温越来越低,寒意刺骨,让我瑟瑟发抖。身体降温了,心却总是冷却不了,仿佛一团被冰包裹住的火苗,躁动不安。我一定患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心神不宁,一会儿望着窗外,一会儿低头发呆,下课铃一响便长吁一口气,像被释放的囚鸟一样“飞出”教室。晚上明明睡意侵袭,我却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样的我,愈发喜欢去湖边散步。看晚风轻抚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看鱼儿  相似文献   
10.
以青春的名义 记录步履蹒跚的文学之路 让稚嫩的文字 插上梦想的翅膀 飞翔在文学的星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