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合格而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必须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静海县委、县府政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到振兴静海经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为此,他们把加强师范教育、培养素质优良的新师资作为振兴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静海师范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新教学计划的试行和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全市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前不久,市教育局在静海县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市11所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市教育局在汉沽、和平两区召开市第五届小学整体改革经验交流会。汉沽、和平两区汇报了本区改革情况、汉沽体育场小学、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等校介绍了教学整体改革经验,与会者还观摩了这两区15所小学的17节各科教学改革课,观看了部分小学的课外活动。市教育局赵陆一副局长  相似文献   
3.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迷人的故乡。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啊!故乡!终生难忘的地方……”天津美术学院礼堂座无虚席。这深情、甜润的歌声,激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歌唱者美术师范系进修生孙玉河荣获一等奖。他最爱唱这首歌。因为这歌儿鼓舞着他为故乡美、为学生美而献身。  相似文献   
4.
河北区教育局不久前召开“创设乐学情境,实施和谐教育”研讨会,全区小学主持工作的校长、主任出席会议。会上,区教科室阐述了《“创设乐学情境,实施和谐教育”的涵义与理论基础》;区教研室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乐学情境,实施和谐教育”》;区教育局小教科作了《关于“创设乐学情境,实施和谐教育”操作的几个问题》的发言。育婴里小学、昆纬路一小和连云路小学校长在会上介绍了他  相似文献   
5.
基础差的后进校,能否提高教育质量,出路在哪儿,怎样进行改革?河西区土城小学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答案。这所小学地处老土城村,学生家庭多系半工半农户,学生多数没进过幼儿园,基础较差。全校41名教师,其中有初中毕业或不足初中程度的中青年教师21人,65年以前中师毕业的老教师只有5人。学校教育质量长期处于全区倒数三、四名的落后状态。土城小学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调动  相似文献   
6.
十三中学是解放初期创办的一所完中校,现有初、高中24个班,学生1100名,教职工170名。他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特别是近年来,他们在原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好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培养了一批技术课教师,编制了《劳动技术教育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坚持把劳动技术教育制度化、课表化,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完成中学的双重任务,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河东区靶(革当)小学里,人们传颂着一位新入党的中年老师的许多感人的故事,什么接送残废儿童啦,夜寻外逃学生啦,天天教学生练基本功啦……他执教二十多年来,从不知有啥节假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天津市人民政府召开由主管教育的区(县)长、教育局局长参加的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最近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令》(讨论稿)。市教育局局长崔福泓同志在会上分析了我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后指出,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据对五千多名学生的调查统计,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已逐步减  相似文献   
9.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第五届研讨会期间,经会议学术组专家、学者评选,全国共评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5篇,其中我市获奖论文7篇:一等奖:上海道小学《改革课程结构,优化学生发展》二等奖:一中韦力《中学教育整体改革的探索》静海县教科室《城郊农村中小学整体改革刍议》  相似文献   
10.
一位挚爱孩子、勇于承担困难的“母亲”,她和她的四位姐妹带着二十几个各有不同心灵创伤的孩子,在共同创造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生话……一个新型的大家庭母亲总是偏爱有出息的孩子,看不上那些不争气的“逆子”.而这位四十多岁的母亲,却以爱的甘露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孩子们也信赖“母亲”,愿意聆听她的教诲,有的还争做她的亲女儿……这个温暖、友爱的大家庭,就是吉林路中学初二(1)班.这个班原有十八名学生,全是青一色的降班生,多半还留过两三次级,初一学年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