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下面几个句子都使用了“遭遇”一词: ①19日上午,一块位于紫荆西路、中海名城旁,被成都市国土局“低调”推  相似文献   
2.
《成都商报》2004年9月25日A21版证券周刊《大震荡行情进入整固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本次行情的发动者是游资,既然是游资,我们就得接受其动荡不安的资金特征,往往是涨也气势如虹,掉也心惊肉跳。  相似文献   
3.
4.
下面几个句子都使用了“遭遇”一词:  相似文献   
5.
隐括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文章体裁。据苏轼《水调歌头》词序: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辞海》对“隐括”的解释是: “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现代汉语词典》对“隐括”的解释是: “(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剪裁改写。”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在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和《中国青年报》时,偶然发现其中有几条广告语存在语法和逻辑的问题,现试析如下,望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一、生造词语语意混乱  相似文献   
7.
江有志 《现代语文》2009,(10):77-7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应由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由传授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实现教与学、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的最佳结合,探索出最优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双向信息反馈,师生同步积极思维的过程,成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解”作姓读 xiè,不读 jiě,jiè。如《水浒》中的梁山好汉解珍、解宝,明翰林学士解缙,中国歌坛的著名歌手解晓东等。“宁”作姓读 nìng,不读 níng。如北京有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宁鸿彬。“燕”作姓读 yān,不读 yàn。如梁山好汉燕青。  相似文献   
9.
"教师"和"老师"中的"师"字,其最初意跟今天的教师称谓是一点边都不沾的.在<说文解字>中,"师"字只有两种意义:①古代的军事编制单位;②有"众"的意思.后来孔广居从"众必有长以率之教之",引申出"故又为师长字",算是把"师"字与今天的教师称谓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0.
江有志 《语文知识》2001,(12):13-13
在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的《林黛玉进贾府》中,课文的预习提示告诉我们,林黛玉是一个“细心多虑与自尊”的人物。因此,节选的课文中涉及到了她的很多心理描写。然而,节选的课文却未告诉我们林黛玉进贾府时年龄有多大。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