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1.
翻译标准是译学的核心问题,这是尽人皆知的。可是,就是这个重要问题却久争不决,成为译界的“老大难”。好在这一方面,理论对实践的约束力不太大,就象讲台上的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论争对餐桌活动影响不大一样。但不管怎么说,理论多少能影响实践。若能在理论上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肯定会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笔者不过是翻译界的一个小兵,在这么一个棘手的问题上本不该饶舌,但想到“抛砖引玉”的古训,胆子也就大起来了。下面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车轮把俄国艰难地载到了十九世纪的末叶。这时的沙皇,对外穷兵黩武,充当镇压世界人民革命的“宪兵”,对内敲骨吸髓,把国家变成了一座大“监狱”。俄国人民,在痛苦中呻吟,在困境中呐喊,反抗!革命的暴风雨终于到来了。这是  相似文献   
3.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世界名著,是无产阶级文艺百花园中一朵绚丽夺目的鲜花。作者热情地歌颂了列宁缔造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联人民“十月革命”前后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艺术地展现了这一壮丽事业的广阔图画,成功地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苏维埃人)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柯察金,在火热的战争中是英雄,在艰苦的建设中是模范,在和病魔的反覆较量中又是刚强铁汉。他无私无畏,永葆“万难不惧、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虽然这种“柯察金”精神在今日的苏联被勃列日涅夫修正主义叛徒集团扼杀殆尽,但丝毫无损于它的灿烂光辉。它永远都将是世界人民(包括苏联人民)的一面光辉旗帜。这种精神对于粉碎了万恶的“四人帮”,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进行新长征的中国青年是多么可贵啊!而季莫费耶夫的文章则对这本书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评论,特别是对它的艺术特色更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确有独到之处。这对我们学习柯察金精神,研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艺术成就都不是没有益处的。当然,文中某些提法,未必尽妥。除译文稍有删节外,望读者研究时注意分析。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一本外国杰作,若译得好,也就成为我们自己的珍宝,世世代代相继享受。”①怎样才叫译得好呢?译得好的作品是否就没有毛病呢?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译文是大抵比不上原文的。”②梁实秋先生也说:“无论译笔怎样灵活巧妙,和原作比较,总象是搀了水或透了气的酒一般。”③大翻译家傅雷曾写道:“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④朱光潜教授曾说:“严又陵以为译事三难:信、达、雅。其实归根到底,‘信’字最不容易办到。原文‘达’而‘雅’,译文不‘达’不‘雅’,那还是不‘信’,如果原文不‘达’不‘雅’,译文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一本外国杰作,若译得好,也就成为我们自己的珍宝,世世代代相继享受。“怎样才叫译得好呢?译得好的作品是否就没有毛病呢?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译文是大抵比不上原文的。”梁实秋先生也说:“无论译笔怎样灵活巧妙,和原作比较,总象是搀了水或透了气的酒一般。”大翻译家傅雷曾写道:“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朱光潜教授曾说:“严又陵以为译事三难:信、达、雅。其实归根到底,‘信’字最不容易办到。原文‘达’而‘雅’,译文不‘达’不‘雅’,那还是不‘信’,如果原文不‘达’不‘雅’,译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