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人士几乎都有了一个“共识”,游戏机好像是教育的洪水猛兽,老师、家长无不谈之色变,学校周围一定范围内严禁设立游戏厅,未成年人也禁止进入这样的场所,一个个好学生的蜕变案例也一次次地雄辩地证明了它的危害。游戏机的存在,更像是对我们中小学教育的一种挑战,好像它在跟我们争夺学生一样。所以,我们不妨就把它当成教育的一个对手吧。现在看来,如果没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的控制,很可能我们的教育会在这场对抗中败阵。为什么幼稚的孩子会痴迷于一种无聊游戏中,从而荒废了学业,走上了人生的歧路,我们的这…  相似文献   
2.
太怯懦,做大众的追随者,击不破内心的桎梏,平庸一世,倒不如激进一时。 人们的胆量完全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增长。大风潮一阵一阵兴起,永远不缺乏附和者。在人海里找不出个人的独特.就是平庸。人们总是千篇一律的对小情小爱细腻刻画,眼光也总是停留在西塘、周庄这类被过度开发的自然风光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一直讲究文以载道,高考作文命题往往承载着特有的价值导向功能。江苏近几年作文命题,无论是“好奇心”,还是“品味时尚”,还是“绿色生活”,都在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努力奋进、和谐发展的理念,着眼于人与时代的交融共生,人与生活的水乳交融,人与社会的相依相存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离不开文化与法治,文化发展意味着人类文明进步,而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与法治互为表里,彼此作用,文化是体,法治是用。经由对法治变迁的文化把脉,注重理性与德性交融的文化法治,理应在大学中率先培育。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面临内容比重失衡、形式单向灌输、主体身份淡化等现实困境。文化法治强调沟通理性、公共参与、社会利益,大学据此建构主体间性,创新法治教育范式,不断丰富学法形式、明确尚法导向、锻炼用法能力,推进依法治校与大学自治,有助于为法治中国培养优秀公民。  相似文献   
5.
市域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承上启下的治理枢纽,市域治理协调城乡共进。公共空间是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要素组成,“地摊经济”等非正规经济造成公共空间的个体化、经营化,涉及“公域”“私域”的法理冲突。非正规经济从业主体、经营方式和时空分布考验市域社会治理效能,地摊空间成为不同主体参与城市空间生产和城市生活的权利交织场域,涉及权利与权利、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权力的张力,法理本质是法的价值排序调适。市域空间权利是多样态开放性权利束,包含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面向的结构耦合。完善地方立法理念,充分发挥自治组织功能,优化“智能+”技术治理,文化涵养市域发展权,是调适市域空间权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一个商人在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苦,回家与妻儿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一身灰布衣衫,一双布底鞋,扮做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商人把所有的钱买了玉器,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特制一把竹柄  相似文献   
7.
江雪松 《同学少年》2008,(11):10-10
散文要形神俱备,其中的"形"指散文的形体,包括构成形体的材料、结构、表达、笔法、思路等;"神"指散文的内涵、精神、意蕴等。散文的形与神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形散神聚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聚,是说散文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去年的《怀想天空》是贵族的“呻吟”,那么今年的“好奇心”则显平民化,朴素、纯洁、本色,关照现实生活.关注心理体验,有利于调动考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积累,有利于写出个体感悟和独到思考,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9.
绿色生活4     
随着硝烟四起的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束.“低碳经济”“绿色生活”已然成为了当下不可逆转的新兴潮流。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应该成为“绿色生活”的实践者,因为“绿色”很简单。  相似文献   
10.
韩愈有"唯陈言之务去",郑板桥则曰"领异标新二月花",都是说写作要言出由衷、言出由己,应该有新东西。《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问题上提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正是创新写作的基本要素和内涵。唯有张扬个性,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