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三闲集》是鲁迅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二九年的杂文集,一九二七年作八篇,一九二八年作十四篇,一九二九年作十二篇,末附一九三二年作《鲁迅译著书目》一篇,一九三二年编集时作《序言》一篇。 鲁迅在《序言》中说,“这集子里所有的,大概是两年中所作的全部。”即指一九二八、二九年所作二十六篇。这比一九二七年的《而已集》、一九二五、二六年的《华盖  相似文献   
2.
<正> 《而已集》是鲁迅一九二七年杂文的结集,收入杂文二十九篇。鲁迅一九二七年的杂文,除收入《而已集》的外,还有三十多篇,收入其它集子里。但比较能够反映鲁迅一九二七年思想状况、特征的杂文,大都收入《而已集》里了。因此,《而已集》是研究鲁迅思想发展的一本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 鲁迅的十六本杂文集,除《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拾遗》外,都撰写了《序言》(或称《题记》、《前记》、《小引》《题辞》)或《后记》(或称《附记》),计有《序言》十四篇,《后记》六篇(即《写在〈坟〉后面》、《〈华盖集〉后记》、《〈伪自由书〉后记》、《〈准风月谈〉后记》、《〈且介亭杂文〉附记》、《〈且介  相似文献   
4.
<正>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前期杂文里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它的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这篇杂文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我以为,最主要的一条是有独创性。读过鲁迅杂文的人都知道,他的杂文尽管那么多,如果按文体或思想内容来分,都能大体上分成几种类型,但每篇的思想和艺术又都有它们的特殊性,从不雷同,各有特色。《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独创性在哪里?它有哪些特色?下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 《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是鲁迅分别写于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六年的杂文集。鲁迅在《华盖集续篇》的《小引》中说:“年月是改了,情形却仍旧”,其意是说,这两本杂文集写作的社会背景,作者的处境和思想状况大体相同。不仅如此,我以为它们的思想倾向也很相近。它们与《热风》和《坟》比较,在思想上有着一些相同的特色,但由于写作环境不同,作者此时的思想有了变化发展,又有着新的思想特征,它们反映着鲁迅一九二五、二六年间艰苦、坚韧、深沉的战斗和探索的不断前进的伟大战士的身影。这两本杂文集的思想特  相似文献   
6.
<正> (三)从以进化论来观察社会问题到以阶级论来分析中国革命问题 鲁迅对中国社会、中国革命问题,原先是以进化论的观点来观察分析的,逐渐发展为以阶级论的观点来观察分析。这个过程经历了好几年。这个演变的脉络,较为集中,鲜明的体现在一九二七年的《而已集》里。 写于三月二十四日的《黄花节杂感》,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鲁迅是真诚  相似文献   
7.
<正> 《伪自由书》是鲁迅一九三三年一月至五月间的杂文集,内收杂文四十三篇,同年编集成书时作《前记》,《后记》各一篇,十月由上海北新书局以“青光书局”名义出版。除《前记》、《后记》以及最后四篇外,其余都曾在《申报》的《自由谈》上发表过。 本集中《王道诗话》、《伸冤》、《曲的解放》、《迎头经》、出卖灵魂的秘决》《最艺术的国家》《内外》《透底》《大观园的人材》等九篇系瞿秋白所作,以鲁迅的笔各发表,虽然经过鲁迅的修改,但不应看作鲁迅作品。它们已收入解放后出版的《瞿秋白文集》里。因此,本集中鲁迅自己的杂文实际上只有三十四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