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剧曾是西方文学中至高的文学样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学的灵魂。悲剧精神主要凝聚在西方历代伟大的悲剧家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悲剧人身上。深入研究西方悲剧中的悲剧人,有助于对西方悲剧精神的把握。本文认为西方悲剧中的悲剧人的根本特征是他们具有实现自由人格的强烈要求,具有强烈的超越冲动。他们对苦难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正是西方悲剧精神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刘震云持之以恒地关注权力对人性、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他最新的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被权力挟持的荒诞生活更是被他提升到一种寓言化、传奇化的境界。在游刃有余、幽默迭出、清简传神的明清话本风格般的叙述中,刘震云展示了敢于担当的民间精神对荒诞社会的不公不义的反抗,暴露出了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的荒诞性,从而逼迫人们深入反思当今社会的可能出路。这无疑是富有启示性的叙事伦理指向。  相似文献   
3.
酒神精神对20世纪中国文学颇有影响,尤其与革命文学叙事纠缠甚深。在革命叙事中,酒神式强力意志与生命的酒神状态均得到表现。由于革命意识形态与酒神精神的价值诉求不同,革命叙事充分改造了酒神精神。但革命意识形态推向极端时,酒神精神将从其非理性一面喷薄而出。  相似文献   
4.
酒神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颇有影响,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对酒神精神表现最为充分。作者通过余占整形象表达理想的生命状态,并对现代文明展开批判。但是由于强力型自然人无法确立超越精神,最终只能自我瓦解。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性语境中,卡夫卡与鲁迅都是伟大的现代小说家,他们都曾探讨过现代世界中人生存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本文比较考察了他们的精神立场、价值取向、实践原则,并考察了他们及其小说人物与各自精神传统的关系。在这种考察中,他们身上呈现出我们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以<恶之花>名世的现代诗人波德莱尔以来,现代主义文学就一直以对生活之恶与人性黑暗面的大肆描绘为能事,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揭示现实,就不足以震惊人心,就不足以展示文学的深度与力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先锋倾向的中国作家也莫不如此,余华小说的血腥暴力,残雪小说的阴暗潮湿与畸形丑陋,苏童小说中肆虐无忌的人性恶,莫言小说中的酷刑荟萃等都拷问着现代人性的极限,以艺术方式增强着现实之黑暗,也往往使脆弱人心日趋冷硬与荒寒.  相似文献   
7.
文学如何书写自然,往往最能彰显它的精神品质。1949-1976年间中国文学的自然书写,基本立场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意识除了在牛汉等人的潜在写作中尚有一定的表现外,整体性的生态视野基本沦丧。这无疑是革命意识形态与生态意识冲突的显示,这需要我们做出及时的清理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深远,迟子建小说中就有很浓郁的道家色彩。与道家的反智主义相关,迟子建喜欢塑造弱智者形象,借之表达人生理想。道家深谙祸福相倚之道,倡导安柔守雌,迟子建也强调"必要的丧失"。迟子建还像道家一样主张返回自然,寄希望于那些与物同情的小说人物。道家思想使迟子建小说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
曹禺创作从前期悲剧转入后期喜剧涉及到他的深层精神立场。超越精神是曹禺悲剧的精神立场,实用理性是他喜剧的精神立场,《北京人》作为正剧是两种精神立场冲突的结果。由此可以深入地分析曹禺创作的内在理路,把握曹禺剧作的深层意蕴,并对曹禺创作道路及其所依托的精神传统展开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危机是现代性危机之一,生态意识是我们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价值观.诗人于坚在他的诗歌中苦心重建着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展示着自然的苦难与大地的沉沦,对现代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展开不屈的批判,开拓出涵育现代人性的诗意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