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物质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就无法挽回。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遗留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保护,使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在新农村建设中免遭破坏,而且能够发挥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摆在新农村规划者和建设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必须谨慎地面对,认真探索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菰城置县考     
文章以《史记》、嘉泰《吴兴志》、乾隆《湖州府志》和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等原始和权威史著为依据,重新考证菰城县置县的时间和主体,提出了与当下多数学者所持观点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的摄影美学具有信息美和艺术美双重特性.它既要传递尽可能丰富的新闻信息,又要追求艺术摄影的美感效果.信息美和艺术美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共同担负着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使命.而信息美是第一性的,占主导地位.但当今国内电视新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电视新闻摄影美学”,可看性不强,不得不靠解说词来说明问题.这削弱了新闻的电视特性,也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为电视媒体的自我表现和价值体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舞台。中外各大电视机构把握机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传播技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的优势和特长,在战争报道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电视已成为当今大众传播领域中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比起报刊、广播来,电视要年轻得多.我国的电视传播事业则更为年轻.电视传播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成为大众传播的主力军,是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长处:视听兼备,形象性,真实性,现场感很强,观众有着直接感和参与感;影响范围广,不受疆界限制,也不受文化、语言障碍的影响;传播速度快,可与事件的发展同步进行…….然而,电  相似文献   
6.
时下,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实现区域一体化,谋求共同繁荣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引起了政界、经济界、理论界和新闻界等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早在去年下半年,新华社《半月谈》杂志发表了一组专题报道,关注长江三角洲地区“井喷”式的经济发展形势;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呼吁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中央为此专门成立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协调小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电视新闻界掀起的“精品热”,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也表明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已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无论是从宏观上实施“精品工程”,还是从微观上采制“精品”节目.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从三个方面牢固树立和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即政治意识、观众意识、作品意识.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报道被传播界人士称为全息传播,因为电视摄像机能够将“看”到和“听”到的信息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而电视机荧屏又能将摄像机所记录下来的信息原原本本地展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