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1.
【教材分析】《狼和鹿》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而人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的题目则为《鹿和狼的故事》。课文写100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捕杀凶狼,保护鹿群,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揭示了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此为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学生分析】学生对狼和鹿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要求他们在学习中感悟到“狼”和“鹿”相对又相依的内在联系,从而激起情感体验,增强环保意识。【设计理念】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思,思中悟。2.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看中说”、“比中议”、“演中辩”,…  相似文献   
2.
3.
童谣是在生活的土壤里培育出来的。是儿童体验生活、融于生活并从儿童心里流出的,活跃在儿童口头的纯洁无瑕的诗。这样的诗是诗化语文的一种体现,因为它将语文学习根植于人文精神的土壤里,是学生们语言栖息的快乐园地。  相似文献   
4.
童谣是在生活的土壤里培育出来的,是儿童体验生活、融于生活并从儿童心里流出的,活跃在儿童口头的纯洁无瑕的诗。这样的诗是诗化语文的一种体现,因为它将语文学习根植于人文精神的土壤里,是学生们语言栖息的快乐园地。语文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应该是多元的、综合的。新童谣由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创作,写出儿童的感受,适合儿童的趣味,符合儿童的想象,是儿童学习语文、自主建构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拓展文本空间,诗化心灵小语教材中有许多童谣。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  相似文献   
5.
小鸟自由了     
天气真热啊!院子里的小妹妹又哭了,李阿姨只好又拖着疲惫的身子,抱着小妹妹来到树阴下听鸟叫。别看这小娃娃才三四个月大,可她对鸟叫声却情有独钟,每天她又哭又闹,只有听到鸟叫才会安静下来。李叔叔带着他的战友去安徽抗洪了,带小孩儿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李阿姨的身上。小明想:我怎么才能帮帮李阿姨呢?一阵清脆的鸟鸣从树上传来,小明抬头一看,一只五彩斑斓的小鸟正站在枝头。咦,如果我把小鸟捉来,不就可以帮李阿姨哄娃娃了吗?不容多想,小明三下两下就爬上了树。他悄悄地隐藏在树叶中,猛地向前一伸手,小鸟被抓住了。小明看看被树枝划伤的手臂,再…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不仅体现了人学科的特点,而且明确了培养学生人精神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我家卫生间里飞进了一只小麻雀,我和爸爸连忙跑进卫生间,把门关上,想把它赶出去。小麻雀惊恐万分,慌不择路,到处乱飞乱撞。它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飞进来的,一会儿飞到了射灯上(可将“飞到”改为“撞到”,以体现它的盲目乱飞,且与下句“掉进”、“飞到”等动词连用,使这组句子更加生动),一会儿掉进茶缸里,一会儿飞到镜子前。它看到镜子里也有一只“小麻雀”在乱扑腾,它可不管(将“不管”改为“顾不上”更能表现出此时麻雀的惊慌)那只“小麻雀”的死活,继续寻找自己的出路。最后,它朝气窗飞去,只听“噗”的一声,它撞到了玻璃上,又掉到了…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而且明确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叶老先生指出:“学生读课文并非目的,真能认识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小学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它承担着塑造  相似文献   
9.
假如我是小天使,我要变成一只小白鸽,飞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给人们带去和平,带去快乐,让这个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二字。  相似文献   
10.
童谣是在生活的土壤里培育出来的,是儿童体验生活、融于生活并从儿童心里流出的,活跃在儿童口头的纯洁、无瑕的诗。这样的诗是诗化语文的一种体现,因为它将语文学习根植于人文精神的土壤里,是学生语言栖息的乐园。童谣,让心灵流淌甘甜的乳汁古镇石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此渡海南归,写下了《卖渔湾》的传世佳作。我们本着语文教育要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收集古镇的诗词歌赋和童谣。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访长辈,收集到《文山烟雨》《广慧晨钟》《睹院闻莺》《渔湾竹枝词》等吟诵渔湾十景的诗,经受了一次古镇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