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设计意图:害怕,是一种心理感受,每个幼儿都对害怕有着直接而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这个话题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觉得就这个话题开展活动,不仅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心中的害怕,更要鼓励幼儿正视害怕的情绪,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标: 1.在了解煮面条过程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2.发挥想像,体验用动作表现内心感受的乐趣。准备: 1.幼儿在家观察过煮面条的过程,吃过拌面。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的幼儿园课程大多以"主题"的形式来展开,然而相同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园,在不同专业素养的教师的"随性演绎"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主题版本,课程实施中对孩子发挥的影响也截然不同。于是,如何提高"主题实施的有效性"成为各园课程管理的关注热点。笔者对目前幼儿园的主题实施现状进行审视,不难发现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沈颖洁 《幼儿教育》2014,(Z1):29-31
我们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成长,因此,我们的身上或多或少延续着某种定势和习惯。只有在发现儿童、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才能逐渐地自我修复和更新,变得阳光、智慧、坚定和拥有爱的能力。让我们行进在"发现儿童"之旅中,找寻学前教育的本源,还儿童本真的童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申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以儿童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核心理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5.
进入大班,孩子们的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他们往往费尽心思取悦朋友,并会因融入不到某一小团体而沮丧,他们变得更喜欢表现自己,更在乎同伴的评价。因此,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便显得十分重要,这成了《不一样的我》主题活动的出发点。当我们试着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他们的内心需要时,我们意识到他们需要被关注、肯定、接纳和欣赏。于是,我们试图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爱与互相欣赏的人际环境,使他们在积极的社会评价氛围中感受到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主角,从而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我们不一样主题活动从认识和比较自己与同伴的…  相似文献   
6.
目标: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优雅、诙谐的曲调特点。2.尝试用不同嗓音及肢体动作表现不同性格特点的猫咪,感受与同伴一同歌唱、游戏的乐趣。准备:各种各样猫咪的幻灯片,音乐磁带,毛线球,猫耳朵头饰,角色标识物。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出示猫咪图片):这里有各种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