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高校的新理念和发展趋势。要使学校的国际化成为推动学校总体发展的有利因素,应构建起一个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体系。构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对于提升学校整体国际意识、推动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实现良性发展、提高员工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体系的构建主要从健全参与行政机构层次、国际合作交流主体多元化、合作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校内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作办学组织自然具备的合作性质,使其人力资源具有跨文化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人员文化背景的差异、沟通问题、教育实施的差异以及合作方原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等四个方面。针对其跨文化特性,中外合作办学组织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首先要确立管理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应当包括:理解原则、平等原则和学习原则。而在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中,若干具体管理实务应受到特别重视,以避免文化冲突,包括人力资源的规划与选用、管理制度与规范以及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3.
探讨如何建设中外合作办学的组织文化,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组织文化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文化定位和文化设计的要点。认为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合作办学,应以中国文化为主文化,实现思维全球化、行动当地化,中外合作办学组织方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