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感”,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对数的意义、运算的直觉感知与深入理解。良好的数感是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明确地将“理解数感”和“建立、发展数感”作为课程目标与重点的学习内容提出来,值得我们进行必要的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重要的教学目标。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成熟,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何对低年级解决问题进行有效教学?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学生数学学力基础、学习方法应用、学科悟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教师推行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学业水平测评机制,其实践意义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4.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此次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经验单列出来,再次强调了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必须落实的重要目标之一.正如张天孝所说:"把‘双基’扩展为‘四基’,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某小学期末学生素质测评中有这样的一道作图题:(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2)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被演绎得轰轰烈烈,从而避谈接受学习.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明确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一接受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  相似文献   
7.
"数感",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对数的意义、运算的直觉感知与深入理解。良好的数感是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明确地将"理解数感"和"建立、发展数感"作为课程目标与重点的学习内容提出来,值得我们进行必要的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以数学语言为载体。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让学生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发猜想1援复习2、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回忆2或5的倍数的特征体现在数的个位上,从而引发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体现在个位上,即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2援通过简单的举例验证,学生否定了此猜想,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明确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二、观察思考,提出猜想1.回顾研究2或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