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外来移民(主要指来自国内各地的务工人员)对于上海的城市发展来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说,上海百年来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移民史。作为上海作家,从创作初期开始,王安忆就一直关注着身边的这一特殊群体。自80年代的《鸩雀一战》、《好婆和李同志》到2000年的《富萍),王安忆的移民书写逐步体现出一种对上海由“认同”到“背离”的写作姿态。文章拟对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小妹阿姨、李同志和富萍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移民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来梳理王安忆这种书写姿态的转变,以探寻这种转变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王昭君》的创作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充满了复杂的两难选择。主要表现为悲剧题材转为喜剧题材的悖论和两难,以及孙芙人、姜夫人的人生追求所形成的主体追求的悖论与两难。导致两难选择的原因是这部作品既要体现历史性,又要体现现代性;既要体现政治意图。又要体现作者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试论王安忆创作中的解构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忆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作品数量多,风格多样。与其他注重大事件、大题材的作家不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王安忆的文本创作逐渐表露出一种注重日常生活、消解宏大叙事,消解爱情,消解理想人物的倾向与立场,并由此体现出一种解构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史书,它是一部非常严谨的史学巨著,因其真实性而备受学术界的肯定.陈寿取材精审,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证、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  相似文献   
5.
在档案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度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若过度使用,则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不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教学管理部门应严把课件质量关,严格审批手续,引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坚持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强化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鼓励教师自己创作合适课件,利用网络实行全方位、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6.
诗化小说是现代小说范式中的一朵奇葩,长期以来,为众多作家所追随,王安忆也不例外。《乌托邦诗篇》和《伤心太平洋》是王安忆作品中非常典型的诗化小说,它们是小说,却蕴含着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并在情感的表达、意境的营造和语言的唯芙等方面体现了王安忆诗化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怀旧热潮,出现了老照片丛书、老城市丛书等系列著作。在这股热潮中,上海女作家程乃珊的旧上海怀旧系列创作独领风骚,不管是对上海人物的描摹、文化历史的钩沉,还是上海精神的表现,程乃珊的书写总是恰如其分、精准传神。笔者以程乃珊的怀旧创作为基础,探析其作品中怀旧情结的表现及成因。  相似文献   
8.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河北,服务基层,以质量求发展,强化创新理念,改革现行的教育观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评价标准、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校园环境,推进创新,提升高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和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创作于1979年,当时,描写1958年及以后农村的大饥饿仍是一个禁区,不吐不快的决心与偷食禁果的戒心使张一弓在创作时煞费苦心。最后,传统文化的"拯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英雄理想人格模式帮助他走出了创作困境,但也使他的作品形成了整体命意的真实性和情节细节的虚假性相交织的悖谬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很多城市意象,但最常见的便是弄堂意象。论文从其具体作品的具体描写入手,探讨、分析弄堂意象在王安忆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王安忆的眼中,上海的弄堂其实就是上海的象征,弄堂即是上海,她不去描写那些现代的高楼大厦,不去描写那些写字间里的俊男靓女,原因就在于王安忆执着地认为是弄堂孕育了上海的文化,养育了上海的芸芸众生,上海的精髓不在那些高楼大厦,而存在于弄堂之中,只有弄堂,才是上海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