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实施激励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激励包括“正强化”与“负强化”激励两种。正确运用激励教育必须做到:细化对象,坚持激励教育的针对性;实事求是,保持激励教育的严肃性;采用两分法,努力实现激励教育效果最大化;要及时、充分发挥激励教育的最佳时效性:强化调研.为激励教育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2.
潘奕 《考试周刊》2014,(53):91-92
英语课是技工学校学生的主要文化课之一,技工学校英语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作者结合担任技工学校英语教师的几年工作经验,就五星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的运用作了分析,并进行了新的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3.
我的爸爸很喜欢赤脚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当然更是一个大王。当我刚蹒跚学步时,我就赤着脚,扶着椅子,慢慢地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可以说,我是赤脚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因此,爸爸、妈妈在家里把我命名为“赤脚大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万物复苏的日子里,爸爸、妈妈总会带我开车去旅游。每当这时,我一上车就迫不及待地踢掉鞋子,开始在车上蹦蹦跳跳,累了就趴下休息。一路颠簸,两只鞋早已“飞”到了驾驶室。下车了,我仍然光着两只小脚丫,妈妈奇怪怎么找不到鞋子,我却暗自笑道:我不要穿鞋,因为我是赤脚大王,鞋子…  相似文献   
4.
潘奕 《教师》2016,(6):56
体育是一项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集体育、艺术、教育三大功能于一身。本文以学校体育开展情况为切入点,立足于校园文化视角下学校体育大课间开展本体研究,首先对相关理论予以综述,继而对学校体育开展情况予以探究,最后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潘奕 《中国德育》2014,(16):53-54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因此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上,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以学校为主体,以关工委为依托,以家长学校为主渠道,通过目标一致的互动,努力拓展活动途径,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学校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四主措施",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潘奕 《黑河教育》2013,(2):72-72
在小学高段,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被教师与家长一味地要求深埋于语数等学科中,以致造成“重丈轻体”的心理.却不知道加强体育锻炼能够对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益处。基于此,在增强体育课有效性与提高文化教学课堂效率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实现体育课程的价值并真正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教育也正进入一个转轨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当前时代的小学教育中正肩负着越来越重大的责任.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仍处在探索之中,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长期研究.  相似文献   
8.
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思想品德教学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颇感为难.预设的理想与现实的疑惑相互交织,真有点"剪不断理还乱".  相似文献   
9.
深入开展中职英语考试方法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是中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中职英语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中职英语考试方法改革的若干措施,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礼·仪     
自幼年起,"中华民族是数千年之礼仪之邦"的教诲就灌输予我们。然而纵观身边却发现能做到以谦卑有礼、温文尔雅为常态的人甚少,引起了不小的困惑——殊不知,自认为最富于"礼仪"的民族,缺少的竟是礼仪。首先从理论出发,咬文嚼字一番,便能发现从今日角度出发,"礼仪之邦"不免有偷换概念之嫌疑——古人口中的"礼仪"与今人口中的"礼仪"听来相同,但古义重"礼",今义偏"仪"。众所周知,周公辅成王,制礼作乐,建立社会朝纲之秩序,维系天下百姓之团结。中国社会在"礼"的维系、限制、潜移默化下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彼时封建之邦所夸耀的"礼仪"指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在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下所派生出的"谦卑有礼"。而在从西方引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