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重要教育方针之一,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各高校努力按照中央要求,积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从2005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开始了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北京科技大学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体系、运行体系、评价机制和师资队伍构建等方面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探索出"理论讲授为辅,团队实践为主,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互融"的新型教学模式和"领导重视、教师督导、学生主动、社会支持‘四位一体'"的课程运行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总结介绍了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围绕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北京科技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建立教育与交流分享体系、实践与组织管理体系、认证与激励表彰体系,切实发挥了志愿服务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4.
每当临近毕业,总有学生感慨:“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选择另外的方式度过大学生活。”然而,时光不会倒流。回头看一看他们走过的路,不难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没有好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往往是在被动、彷徨、懊恼中度过那原本应该是充实、美好的大学时光。 如何帮助大学生科学经营自己的大学生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组织实施的《大学生活战略规划手册》向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它借鉴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通过启发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立大学期间的发展预期、目标及道路,并不断优化,谋求大学生活、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大学生活战略规划手册》的设计与操作充分凸显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效载体,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服务学生素质教育、就业创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极为重要的育人意义。但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以来缺乏明确的引导和长效的组织保障,只是作为课外活动的一部分,难以真正走入社会。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中率先独立设置“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并定性为必修课,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荣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课程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得到了学生、教师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6.
北京科技大学共青团在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针对高校共青团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以"六给模式"为特色的创新性做法,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该校共青团工作的转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