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香奁体"是对韩偓《香奁集》诗风的一个概括性称谓,这一诗歌风格常为后人所效仿,其中以宋末江湖诗派及元末杨维桢等人的创作较具规模。唐以后的香奁体诗作对于《香奁集》的效仿往往存在着较为明确的选择性,其内容及风格也大体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但有时也会因受到当时其他文学体裁或诗学观念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至明清时期香奁体的概念开始逐渐泛化,其含义也有所延伸,此时大量出现的个人艳诗集也与其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晚唐时期的艳诗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南朝艳诗不同的新变特征,主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些旧有题材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并出现了新题材;诗作呈现出更为浅俗的审美倾向;不少艳诗"缘情"而发,具体表现为作者将自身的爱情经历写入诗中,且表现得较为真实与坦诚,这也是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对于儒家诗论旧有束缚的一个突破。就此而言,中晚唐艳诗对于中国诗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当今对于唐代艳诗的研究多集中在中晚唐阶段,然而多数论著所论及的中唐多指以元白等人为代表的元和以后的中唐。实则中唐前期的艳诗创作出现过一次转折,之前颇为萧条,之后则开始呈现出复苏的趋势,并在不少方面都体现出向元和以后艳诗转变的倾向。此外还有一部艳诗选集《玉台后集》也在此期问世。对于此期艳诗的考察可弥补当前艳诗研究的空白,也可为元和以后艳诗的兴盛提供一些可探寻的线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