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修订后的初中语文新课本,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按教学单元编排教材。根据教学计划每册由八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就是一个综合的教学单位。各个单元有比较集中的训练点,各个训练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教材的训练线。这些训练线使《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各年级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基础知识四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的五篇课文,一般分别安排为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的《初中语文课本修订说明》指出:“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六十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这就阐明了把课文分为三类,是为了处理好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识字为重点,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重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的,是与非重点相联系、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非重点,就没有重点可言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既抓好重点,又适当兼顾非重点,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一些班级低年级时语文成绩很高,到中年级就大幅度下降了?为什么有的老师把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称为翻“铁门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视音形义,忽视词和句”的现象。教师犯了片面性的错误,孤立地抓识字,忘记了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读写打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形成一种观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识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实际上,低年级的识字与进行写作启蒙训练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如果低年级只抓识字,或者只折阅读。放松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那就只是表面的识字率高,到了三年级命题作文时,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陡破:  相似文献   
5.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记叙文里,作者直抒胸臆的议论和抒情往往屡见不鲜,而目这些议论和抒情大多是画龙点睛之笔。教学记叙文,要紧扣文章的内容,在分析研究记叙文的共同特点,进行记叙文的读写训练之中,认真教好其中的点睛之笔,让学生充分认识理解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议论和抒情与记叙的密切关系,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记叙文的读写能力。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手法,但常以议论、抒情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而且这种辅助的表达手段,在记叙文中运用十分灵活,它可以因文而异,先先后后融入文中,天衣无缝地构成文章的整体。它们在表达思想内容和组织文章上的作用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是揭示事件蕴含的深刻意义,突出文章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些学校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引起大家重视,及时加以纠正。一是忽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启蒙的低年级儿童,极为重要。但是,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调查了一个班,发现绝大部分儿童执不来笔,写字时胸膛紧贴书  相似文献   
7.
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散文,从表达方式上看,或叙事写人为主以托物寄意,或抒发激情为主以寄情言志,或议论为主以明辨事理,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或者叫做“形散神聚”、“形散神联”。“形”是散文的外部表象特征,“神”是散文的内在主旨灵魂,“形散神不散”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在散文教  相似文献   
8.
散文的教学,遵循其“形散神聚”的基本特点,有着共同的基本规律。但由于其表达方式侧重子记叙、抒情、议论的各不相同,因而在教学上也各有不同的特点。托物寄意的散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章不少。这类散文,不是单纯的写景咏物,而是在咏物写景之中,赋予景和物以深刻的象征意义,借物抒情,托物寄意。它的表现方法的基本特点就是由具体事物的描写与刻画,引伸出深刻的哲理,也就是通过“托物”的手法,达到“官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四册31课《登鹳鹊楼》是一篇文质并美,深受儿童喜爱的教材。在这首短诗的教学中,无论从有关资料上,或从课堂教学中,对诗中的“白日”和“千里目”的解释,其说不一。归纳起来,关于这两点各有两说: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