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熊志权 《物理教师》2005,26(12):9-60
2005年是广东物理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命题突出了以“能力立意”和“现实生活立意”的命题思路,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作为试卷的第18题,它有多种解法,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众多的求解方法中,该题可归纳如下四种求解的方法:原题(  相似文献   
2.
题目两平面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取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轴和y轴,交点O为原点,如图1所示.在y>0,0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处有一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  相似文献   
3.
物理极值问题指的是某一物理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极值求解问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偏重于通过分析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从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寻找结果的“物理方法”,一种是侧重通过函数分析和数学归纳的“数学方法”.一般而言,用物理方法求极值能体现物理过程,但物理方法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理解要求较高,而用数学方法求极值思路严谨,对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4.
分析微分方程的解的实质及其数理意义,导出三要素法的普适公式,重点解决稳态解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行星运动轨道方程,由初始条件,求出方程中的积分常数,并拓展导出了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轨道。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为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相似文献   
7.
一、差异化考试的理念和内涵随着教育发展从数量扩张走向内涵提升,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和着眼点正在发生改变。如何转变教育价值观念,突破对功利教育的过度追求,更加关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回归?如何转变教育质量观念,突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观念?如何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人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只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  相似文献   
9.
牛顿力学认为,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一旦确定,此后的运动过程就必然确定了,它甚至可以不考虑初始条件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当变加速运动问题的初始条件和过程条件设计不合理或者相互冲突时,就可能导致物理问题不自洽,即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可以证明题目本身是矛盾或者错误的.这类错题在变加速运动问题中尤为突出,现列举中学物理中四类常见的变加速问题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高考考试大纲中对考生的五种能力要求之一,它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够运用函数进行表达和分析.导数作为高中数学中增加的内容已在新教材中出现了2年,而导数在高中物理中有广泛的运用,如高中物理中运用“微元法”就是千方百计绕过“导数”求解有关物理问题的典型例子.高中物理教学中导数的引入,使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以一些常见的问题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