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语用失误 ,这就是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语用能力培养的原因。在听说读写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 ,都应讲授及运用语用知识 ,使学生在语境中培养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活动是一种三边活动,作品、教师、不生形成一个环形。本分析了学作品过程中作品、教师、学生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结合情境教学,对习以为常的“启发式”进行了探讨,对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谈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状况常常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生活于主流社会的边缘。这无疑给原本就已生活不便的残疾人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其中在求学过程中残疾人所经历交际障碍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方面,直接对残疾人的求学质量构成重要影响。文章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的共文化理论来分析残疾人共文化群体在求学过程中的交际障碍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部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权威影响下只能被动学习知识,在集体主义面子观的影响下沉默不语。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改变此种现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设想 <荷花淀>这篇小说最能体现孙犁的创作风格,那就是疏朗淡雅的诗情画意与清新质朴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荷花淀>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时代,然而作者却滤去了硝烟战火,血污泪痕,用轻快流畅的文笔去描写白洋淀那美丽的风景和那些看似平凡却让人深深感动的人,在美中展现自己所追求的信仰.它以独特的美吸引着广大读者.对于这篇笔触独到、极富美感的作品,到底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这篇文章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试论全球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英语教学的本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法和师资培训五个方面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及培养学生的跨化交际能力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栾岚  王丽皓 《林区教学》2010,(11):24-26
在总结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跨文化交际学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即研究残疾人共文化群体与主流非残疾人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进而探讨了残疾人接受跨文化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六个反问句作用极大,既涉及重点文言知识,又能从中体会陶渊明强烈、复杂的情感,以及折射出的陶渊明内心深处的伤痛.由此,可以这六个反问句为教学支点,形成了一堂微探究课,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学以教会学生运用外语为目的。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心理活动的过程 ,所以外语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 ,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语言学知识。教师还要了解言语活动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外语、掌握外语的心理活动规律 ,尤其应该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和特点 ,然后因材施教。大学生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信心、自制力等。下面 ,结合教学活动论述如何根据这些心理因素来实施外语教学。一、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中国电影《飞越老人院》和瑞典电影《百岁老人跷家去》,从相互依赖与相互独立、群体和谐与个体幸福、间接表达与直接表达三个角度探讨中国和瑞典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中瑞老年人不同的心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