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随着楼宇智能化教学的深入发展,"理实结合工学一体"将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软件的仿真与互动是解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楼宇智能化3D仿真教学系统软件的结构和功能,解决了教学中的"三难"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徐州市1983年中学物理教学讨论会于4月22日至23日举行,徐州师范学院、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徐州市区及市属各县代表共105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交流了经验,参观了自制教具展览,并分高中教材教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教学实验三个专题组进行了讨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怎样教会学生解物理题江苏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兴举解习题是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解物理习题的活动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研究如何教会学生解物理习题是很重要的。一近年来教会学生解题的研...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上好每一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备好课,写好教案。随着新课程逐步广泛而深入的推行,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推陈出新,如何备课、如何写好教案的问题就提到了每一位教师面前。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讨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的教学,首先必须研究两种知识,即“可表达性知识”和“只能意会的知识”,特别要研究只能意会的知识是如何习得的,它对教学有什么要求。与两种知识相对应的两种学习是接受性学习和感受性学习;与两种学习相对应的两种教学是讲授性教学和感受性教学。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新课程把只能意会的知识的学习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教学中的感受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中的教学主要是感受性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的体验性活动和反思性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特点 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要求教师像专家那样去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去完成规范的课题研究和科学的实验研究,去发现规律,撰写论文、专著,而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一个教育教学的思想者、实践的探究者。教师的教育科研是不能离开自己工作的,首先是为了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而做,为工作的改善和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7.
知识、学习与教学——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探讨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的教学,首先必须研究两种知识,即“可表达性知识”和“只能意会的知识”,特别要研究只能意会的知识是如何习得的,它对教学有什么要求。与两种知识相对应的两种学习是接受性学习和感受性学习;与两种学习相对应的两种教学是讲授性教学和感受性教学。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新课程把只能意会的知识的学习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教学中的感受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中的教学主要是感受性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的体验性活动和反思性活动。  相似文献   
8.
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与实践研究,也可以划分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两种类型。从教师工作的特点来看,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实践研究、微观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表现为教育实践中的思考者,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探索者和实践教育家3个层次。教育实践中的思考者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初要求,教育实践中的思考主要有设计与反思两种形式。实践教育家不仅仅有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大量实证性材料,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入的理性认识和哲学思考.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王兴举  高桂凤  赵琳 《科教文汇》2009,(28):214-214
目前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信息反馈,师生之间的沟通缺乏互动,学生对多学科交叉的交通工程专业无法形成整体的认识。因此,交通工程专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网络教学为辅、整合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率,探索和构建新的、更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