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新诗同中国古代和西方诗歌传统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个特点表面看来是十分荒诞的,那就是它不是由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的,而是由一个不是诗人的人开创的。胡适就是这样一个不是诗人的“伟大”诗人。可以说,现在任何一个诗歌爱好者都会写出比胡适的新诗好的新诗来,但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2.
这是我的第一部论文集,写于我于西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78—1981)和于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1982—1984)两个人生阶段,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国家正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所以我的这部论文集,虽然只是个人试着写的一些学术论文,但与那时"改革、开放"的历史趋势也有一些或显或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个问题:很多人提出,学生不愿意学习鲁迅作品.语文教师也说,鲁迅作品最难教,没法教.看起来这似乎是个现实问题,我则认为它是一个感受问题,是一个如何感受作品,如何感受作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本身的基础性、工具性等决定了它在整个教育中和社会上的重要地位。中学语文教学更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对如教材、教法、考试等的讨论更是热烈,也出了不少优秀成果,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学语文新教材的启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推广开来的3 X高考和高考中的文综合等,一定会引发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人们的新的思考、新的讨论。从本期开始,我刊开辟“中学语文教育专家论坛”栏目,将陆续刊登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关于中学语文教育的新观点、新思考等方面的文章。作为开栏文章,本期和下期,我们刊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富仁先生的《大语文与小语文》。欢迎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读者朋友、专家学者支持我们的栏目,参与我们的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主要有三个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个性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国家社会事业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科学(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49年之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那时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品还主要停留在个性研究的层面上,彼此之间没有统一的联系,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但这个学科却不是通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自身联系在一起的,而是由国家领导机关通过政治的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它构成的是国家社会事业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立,这是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自身的组织,是通过科学(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才开始发展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是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新性表现在:无"我"、无"理",而有"道"(整体性),体现了科学研究(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丁玲从崇尚独立、自由的"五四"人,逐步走进"左翼",进而卷入革命阵营的整个人生轨迹,说明五四精神与政治信仰成为丁玲生命情结之两翼,穿越于丁玲整个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从丁玲在延安后期的日记中,也可看出丁玲一以贯之的思想意识与个性特征。可以肯定的是,政治磨难并没有使丁玲的"个性"泯灭,而是被她刻意隐匿了。  相似文献   
7.
一、从人类原始的视听感觉谈起西方的宗教传统留给西方知识分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在他们的一生中,常常会不断地追问自己:“我”是谁,上帝为什么创造了我?它交给我的使命是什么,我怎样做才能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历史使命?现在,真正信仰上帝的西方人已经不很多了,但保留着这种思维习惯的人仍然不在少数。我们中国人没有西方的这种宗教传统,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往往是干什么便想什么。总的说,对于终极目的的问题是很少考虑的。这两种思维习惯大概各有利弊,但当我们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有些陌生,  相似文献   
8.
9.
二、学校教育的“元模式”与教师的主体性 我所说的学校教育的“元模式”指的是在学校教育最初形成时的那种最简单的结构形式。在那时,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校教育已经形成.但还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还没有因为社会的普遍重视而使其与各种不同的社会事业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人所置身的物质世界由三个不同的世界所构成。一是权力的世界,它所遵循的原则是权力,并由此建构起自己的价值观念;二是经济世界,它所通行的是金钱原则,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准则;三是两性世界,爱情原则是它的价值准则。精神价值并不否定权力价值、金钱价值、爱情价值,但精神世界的存在和坚守,为避免物质世界里权力原则、金钱原则和爱情原则的互换所必须,从而承载起社会发展和灵魂拯救的历史重任。精神的力量则通常经由话语的力量而进入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