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政改")在执政理念、各项制度建设、人民民主权力保障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取得的基本经验有:立足于中国国情;以渐进方式推进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和"法治"理念等。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政改的方向。十八大之后,中国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改,已经有了初步效果。中国政改虽然道路还很漫长,但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权的社会基础、历史特征、阶级实质和法理诉求,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正确认识人权现象、不断推进人权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历史上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及客观作用的角度,提出了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主义与个性发展具有统一性的观点相反的看法,揭示了传统文化的群体主义扼杀人的个性的内在本质。本文还把群体主义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分析,并由此得出了四点结论。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作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选举,由几个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在西方,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说选举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石,议会是西方政治制度的象征,那么政党则是西方政治制度的中枢.政党的作用主要是操纵选举、控制议会、掌握政权或影响政府.每逢大选,各政党便活跃起来,通过组织竞选班子,筹集竞选经费,制定竞选纲领,选拔候选人员,左右舆论导向等方式控制和操纵选举,以便进一步控制和影响议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分三个部分对人的个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第一部分在界定个性及其特征基础上,论述了个性对社会和人自身的独到价值。第二部分基于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人的个性化过程的观点,对不同的社会形态予人的个性发展以不同的影响进行了阐发。第三部分联系实际,从四个方面阐述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如何使人的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对此做过大量论述,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两句话一是党政分开;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分三个部分对社会主义权力制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在于弄清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制约,怎样对权力进行制约,如何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权力制约机制。本文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权力制约机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在理论上要大胆探索,在实践上要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权力不仅具有强制性、等级性、对象性、整合性和目的性,而且具有扩张性、侵犯性、排它性、诱惑性和腐蚀性,因而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为了减少乃至杜绝权力负效应产生,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这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民主的几个问题吕裕国,王寿林一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马克思曾经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个阶段,并认为民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联系。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