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在不同酸度下的聚集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1,2,4-三羧酸-1,2-酐(BTAA)和二乙醇醚为原料合成超支化聚酯,在超支化聚酯的末端用4-氨基-1,8-萘酰亚胺(NVI)作荧光标记,得知在可见光区有强荧光的超支化荧光聚酯,酸度对NPI及荧光超支化聚合物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明了工业规模平行板式流动床电解池。试验了槽电压、槽结构、电流密度、Br~-的浓度、温度等影响电流效率各种因素。给出了电氧化葡萄糖制葡萄糖酸钙的合宜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叔十二烷基硫醇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腈共聚在三种不同溶剂中反应的动力学有关问题.发现硫醇引发该共聚反应中,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组分增大而提高,及与溶剂的极性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有机荧光小分子α-萘胺,在二甲基甲酰胺中(DMF)与SMA反应,在乙酸酐、乙酸钠、三乙胺催化作用下闭环制得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SMI)荧光材料,通过对聚合物紫外、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在保持(SMA)良好溶解性和成膜性的同时,由于酰亚胺环的钢性,使聚合物热稳定性提高,且具有荧光性能,是一种颇有应用前景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5.
早在1947年Wittg就发生在无水乙醇中发生的烷基化反应,含有少量三苯甲基及芴化物离子配对的四甲铵阳离子对反应有较大促进作用。后经Makosza,Rrardstron,Starks等人努力,相转移催化(Phasc Transfer,Catalysis)于70年代初成为异相反应中一种新方法,新理论,成为有机合成中十分活跃的领域,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及应用价值。本化重点介绍有关原理及应用。 一、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及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硅胶G为吸附剂的薄层色谱法从农药稻瘟灵原油或乳油中分离出主成份1,3—二硫戊环—2—叉—丙二酸二异丙酯(DIDM)的最佳条件,拟定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DIDM含量的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报导了大孔型交联的聚乙烯苄四乙烯五胺树脂对Cr(V1)的吸附、洗脱条件,吸附速率常数及活化能、反应热力学函数、Freundlich常数等,并讨论了吸附机理.该树脂对微量(Cr(V1)的富集、回收或除去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发现了硫醇在相当于引发剂用量范围内,在常温下能够诱发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腈的共聚反应.并研究了该共聚反应的动力学、聚合物组成及分子量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组分、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对目前已发现的12种大豆异黄酮,包括染料木素、大豆黄素、黄豆黄素及其相应衍生物和在大豆中的不同分布状况作了综述。通过对大豆异黄酮生物学功能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还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品。针对生产技术上的不足.对大豆异黄酮的应用前景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有机化学反应按反应机理不同与为离子历程、游离基历程和协同反应三大类.其中以离子历程的反应最为重要,按离子历程进行的反应与分子的极性及反应过程中分子的极化密切相关.例如,卤代烃碳卤键的极性为(?),因此,它容易受亲核试剂(NucleophilicReagents简写为Nu)的进攻,易发生亲核取代应应和消除反应.又如羰基化合物分子中碳氧双键的极性为(?),因此,它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而烯烃、炔烃分子中有易变形的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