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形填空”是历年高考英语试题中必考的一种题型。实际上是通过一篇短文来考查学生对语言词汇、语法运用以及对某一特定文化的理解。它融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内容于语篇情境之中。有的试题选项从全文表层意义上看是对的,但是还需要从文章内容的具体情境或备选答案的意义上进行细微区别才能确定答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同时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阐述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学科、学生共赢的局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Matlab图形用户界面GUI和Simulink,采用层次化、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开发一种交互式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仿真实验平台。利用此平台,用户能以交互的形式实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方案选择、动力传动系统匹配、整车及核心部件参数设置、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预测,能量管理和驱动模式切换策略仿真等功能,极大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平台界面友好,操作便捷,可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二次开发,对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了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2+1+1*+3S"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由于紧扣社会现实需求,充分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强化了实践教学体系,并分层次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人才,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磁性材料及测量》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课程,在磁性材料与测量相关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了该课程改革的思路:将磁性材料的性能与测量有机结合起来,突破以某一类磁性材料为主线的教材编写体系,突出磁性材料结构与性能上的共性;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并重;加强磁性材料结构与相关学科、课程和模块的联系,强调实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增加趣味性阅读材料和自学内容。基于该思路,作者根据磁性材料与性能测试的特点,制定出《磁性材料及测量》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4月8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投票后,烟瘾很大的邓小平回座点燃了一支“熊猫”牌香烟。台下广东省代表红线女见状,写了一个条子遵上去: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器人技术"课程授课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践与项目创新的课程体系,并对相应的考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授课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的自我导向式理论学习方法为基础;采用软件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授课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引入以项目设计为载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以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青年教师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是国家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就成为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出发,探讨以人为本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针对并联柔索驱动机器人力场模拟应用场景下驱动单元的力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基于Links半物理仿真环境,运用Matlab System Identification工具箱,对柔索驱动单元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模型辨识,并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辨识。结果表明,考虑柔索驱动单元的不确定性因素后实际系统模型与理论模型相吻合,且系统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可靠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对柔索驱动单元进行控制器设计,并验证了模型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模型辨识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系统的模型辨识。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GUI和Simulink,以层次化、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开发了交互式电动汽车整车性能仿真实验平台。利用该平台,用户能以交互方式进行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匹配、整车及核心部件参数值设置、车辆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预测、制动能量回收仿真,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该平台界面友好、调试方便,可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二次开发,有益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